靈修

總覽

《西番雅書》1:1-18|西番雅書

西番雅先知藉著預告將來的審判,指出了他們靠金靠銀是靠不住的,換句話說,他們除了敬拜偶像的問題之外,也給我們看見,他們的心裡其實是依靠財富,而不是依靠主。在國勢越來越頹喪的下坡路上,百姓不知悔改,依靠主耶和華,反而依靠財富。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6:1-23|南國末年的故事

其實在這個作惡、離棄神的過程之中,主沒有放棄他們,一再差遣使者去警告他們、開啓他們、帶領他們,只不過這些國王對主的使者是藐視、恥笑,完全不聽從,難怪國家的命運越走越往下坡發展,最後我們都知道巴比倫王就把整個猶大國全然地擄掠。
亡國的記錄,不只是人民被殺害,沒有殺死的就被擄掠,國中一切寶貝也被擄掠,而且聖殿就在這一次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的侵略之中完全被毀了,大衛王朝來到這個地方就告一段落了。
在巴比倫王滅了猶大國之後,其實巴比倫本身也被波斯王朝所滅了,然後這位《歷代志》的作者就記錄了波斯王古列就下令,讓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家園,那麼這個就是歷史上的被擄之後的歸回,《歷代志》顯然就是在歸回之後,追溯大衛王朝的歷史而寫的,以古列王所做的作為結束。
天上的主永遠在掌控人類的歷史,既然這樣,我們在奔走主的路上的時候,不管是遇到波折困難或者是高潮順境,都應該緊緊跟隨主。讓我們從《歷代志》這位歷史學家的筆下,學習這一個重要的真理,也對主的應許、主的盟約,有一份更強烈的信心。主給我們立了約,祂一定遵守,重點是我們是不是也緊緊跟隨主,活在盟約的祝福之中呢?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5:1-27|約西亞大意喪命

約西亞一登基就願意跟隨主的話語而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是經歷許多,發現了律法書之後,他又更進一步的按照摩西律法的規定來討神喜悅,按照神的律法帶領這個國家、改變這些百姓,最後這位帶來復興的君王,也是因為這個戰爭而死亡。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4:22-33|定志尋求主

君王、祭司、先知,三個職分合在一起,同心合意的去尋求主的旨意,以及跟從主的律法。
在新約時代,我們每一位耶穌基督的信徒,其實都有先知、祭司、君王的角色,所以我們叫做小基督啊,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在基督徒的人生之中,好好善盡先知、祭司、君王的角色,於是跟從基督,能夠成為主的見證。一個人能夠成為主的見證,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影響力,就好像當年約西亞王發出他的影響力,使他的百姓要回轉。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4:8-21|重修聖殿律法重現

約西亞王不只是看重了聖殿,這一個莊嚴的建築物,要重修啦、要改變啦、要合乎神的旨意啦,當他發現律法書的時候,他也非常看重,可見我們不只在外表要合神心意,在內心更需要遵守主的律法。律法書藏在那一個被遺忘的聖殿的某處,這個時候發現出來了,顯然國王對律法書的記載也是陌生了,所以書記沙番一讀,他恍然大悟啊!這個真是提醒我們了,主的話語離開我們是不是太遙遠了呢?我們對主的話是不是也是這樣似懂非懂?有時候也相當陌生呢?不過就算如此,當我們明白了這個重點了,我們也可以趕快回到主的話的面前。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3:21-34:7|約西亞尋求上帝

神與大衛立約「你的後代要坐在王位上」,這個約,神從來沒有違背的,那麼歷史學家就記下來了,這一位任期兩年的國君,被他的手下叛變而被殺的國君,但是他的兒子還是繼續作。
我們看準了主耶穌基督的恩典,那就快跑跟隨啊!有時候難免人會失腳,但是一旦失腳,或者是走岔路了,要趕快回頭,千萬不要享受罪中之樂,因為越多與罪惡為伍,罪惡的後果,還是會存在的,雖然蒙神赦免,但是就在與罪惡為伍所產生的那個錯誤和邪惡的影響,是會對人產生傷害的。用一個國家來看,當然國君這樣走,就會影響到自己,更影響到國家。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3:1-20|瑪拿西的悔改

因為瑪拿西所行的惡,比耶和華所滅的列國所做的更惡,意思就是他這個拜偶像啦,信仰的崩潰啦,敬拜假神啦,各種外族人的邪惡的儀式啦,他一概照單全收,比列國所做的還要嚴重,真是令人痛心啊!這段經文也特別提到大衛之約在這裡的重要性,因為主曾經對大衛說的:「你的後代若是跟隨我,我就讓你後代永遠坐在王位上嘛!」但是瑪拿西卻不是這樣,因著大衛之約,上帝有守約,只是人違反約定了,所以瑪拿西的下場非常悲慘。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2:24-33|希西家的考驗

希西家王就因為這個驕傲,神就降下了懲罰、忿怒。當他接收到神的忿怒的時候,終於自卑。自卑的意思就是謙卑,再次求告主,回到主的面前。因著這樣,主耶和華的忿怒並沒有臨到他。
不要以為過去的敬虔,可以留給今天作為屬靈的資產。
希西家曾經軟弱、曾經驕傲,不過上帝的恩典還是足夠的,當人願意回頭,上帝再次給他尊榮。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2:1-23|危難時刻信靠主

這些敬虔的事情發生之後,亞述王動腦筋了,要來攻擊猶大。這位歷史學家把敬虔的事情發生了之後,接著就記載亞述王的入侵。把這兩件放在一起,肯定有意義的,是嗎?因為他要告訴歷世歷代的信徒,以希西家的遭遇作為例子的話,凡是行合神心意的事情,行合神心意的人,他的人生也會遭遇困難。希西家上面這麼長的記錄,看見他帶來的復興,但是就算有大復興,也會有大挑戰。
雖然有了依靠神的心,但是人的責任絕對不可以免除的,他盡了自己的力量,一方面依靠神、鼓勵百姓,另外一方面就努力的備戰,這兩種平衡啊,在希西家身上,的確成為非常好的例子。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31:1-21|尋求上帝盡心去行

過節十四天的快樂之後,百姓並不是在高潮中就結束了,而是真實的採取行動,把過去那些不合神心意的偶像啊、柱像啊,全部去掉,然後大家快快樂樂的回家去了。這是復興現象帶給我們看見的,不只是百姓歡樂,而且呢,也要認罪悔改,這個除掉偶像,就是歸回正路的意思了。
復興不是只有共聚一堂、快快樂樂、除去偶像、快樂回家就結束,其實那正是開始,回家了落實信仰。但是在希西家的帶領之下,信仰的維繫是有一套摩西律法定規的,於是他把制度也開始復興了,只有在制度層面上的復興和落實,復興才能夠繼續,這是多麼重要的原則啊!這些制度的恢復,當然包括了所有關於敬拜、獻祭等等的制度復興起來了。
他全力盡心的去做,不管是辦理與聖殿有關的事情,不管是關於遵守律法誡命的事情,那就是制度層面的事情,或者呢,尋求主心意的事情,那就是將來發展的事情,他都盡心盡力去做。這真是留給後代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引,一方面我們懇求主賜給我們忠心良善、盡心盡義的領袖,第二方面,領袖帶領的時候是全面性的關懷以及復興,而且在這個復興過程之中,不只是看見聖殿的敬拜,也看見律法在制度層面的重要,更是看見尋求神心意的重要性,也就是尋求將來有些什麼重要發展,用現在的語言來講,那就是尋求神對我們這個屬靈團體以後的異象是什麼。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