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 江 瑞祥

《箴言》27:1-27|第34集|真友情相互砥礪

仇敵畢竟還是是仇敵,他對我們並沒有好意,他連連跟我們親嘴所帶來的示愛,對我們來講一切都是多餘的,因為他對我們只有心中的恨或者是怒,但是當我們有領受到責備,這樣的責備就好像是隱藏的愛情,它是背地的愛情。同樣地,朋友對我們所加的傷痕,事實上是要激勵我們能夠走向正道,而激勵我們能夠再起,因此這個傷痕事實上是出於忠誠,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背地的愛情指的是不願意直接顯露出來的責備上面的愛情,這個責備對我們是有益的,同時對朋友也可以起了糾正錯誤的作用,因為我們深知「友直、友諒、友多聞」,在這樣的「友直」當中,我們應該要堅守、也能夠愛護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親人,所對我們所帶來的責備,那樣的責備是出於善意。

《箴言》26:1-28|第33集|愚昧的三友

當我們把「尊榮給愚昧人的時候,就好像把石子包在機弦裡。」各位還記得大衛在擊倒歌利亞的過程裡面,他的機弦把石子發出去,可是如果我們把石子包在機弦裡,那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投射的時候,石子事實上是發不去的,反而因為那樣的彈射力,最後不僅打不中目標,反而打到我們自己,危及了自身的安全。因此在這裡特別提醒我們,當我們把尊榮給了愚昧人,就會像這個石子包在機弦裡,最終會傷到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倚靠了無可倚靠的,那我們就會寸步難行,而且在這當中還要自傷三分。
更糟糕的是,自以為有智慧的愚昧人,他連自己的愚昧,事實上都不知道;正因為不知道,就更不會尋求改變,就像沒有病識感的病人,他並不會尋求改變,因此,我們不當做愚昧人行愚妄的事。

《箴言》25:1-28|第32集|君王之心

凡事的爭論,應當先尋求私底下的協調,在這過程裡面也不要以我們所知道的私密為理由,來彰顯自己的立場,尋求公眾的支持。
我們在亂世當中,要像禍水中的明珠一樣,在亂世之下,我們能夠堅持信念,當然能夠為主癲狂,雖知前路渺渺,我們也能夠咬牙奔赴、生死不顧,因為這正是神賜給我們的生命,在這當中所當行出來的,因為我們得救不也正是如此,讓我們在亂世中、在禍水當中成為亂世明珠。

《箴言》24:1-34|第31集|房屋因智慧建造

當我們剛強壯膽面對挑戰,以及我們要倚靠耶和華的時候,我們並不是坐等神來彰顯公義,而是積極地與神同工,讓我們一切無可指摘。就像在新約的經文裡面所提到的,誠實無偽,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做神無瑕疵的兒女,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也因此,當我們在面對患難的時候,我們不當膽怯,因為我們所倚靠的是耶和華,在這患難當中,我們倚靠耶和華,與神同工,我們的力量就不是微小。

《馬可福音》16:9-20|第44集|信或不信差別甚大

耶穌要傳承大使命給門徒,而這個大使命也分成四個要素。
第一個就是要傳福音給萬民,或者是受造之物來聽。
第二個要素是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
第三個要素是信的人必有神蹟。
第四個要素,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好了。
就像耶穌在福音書裡面的記載,告訴門徒要到其他鄉村傳道,因為祂來正是為此。也願我們能夠積極傳揚福音,因為我們得救正是為此。

《馬可福音》15:42-16:8|第43集|屍首埋葬死裡復活

就像第一個約瑟對耶穌的生沒有角色,第二個約瑟對耶穌的復活也沒有角色,但他們一在生命的起源,一在生命的盡頭,都克盡了他們的職責:(第一個) 去把她給娶過來、(第二個) 去把衪的屍首取下來。神透過兩個約瑟巧妙地敘事,筆耕了耶穌的一生,事實上衪也正在撰寫我們的故事,讓我們的故事也是值得神所喜悅的。

《馬可福音》15:1-20|第40集|順應民意枉顧正義

祭司長們的嫉妒,連彼拉多都可以看得出來。彼拉多他做為羅馬的官是不被猶太人所接受的,為了要討好猶太人,他因此制定了一個習俗,就是在像逾越節這樣一個節慶的時候,他會特赦一個反彼拉多政權的政治犯。以當時的情境,耶穌所遇到的狀況,基本上應該不會是要釋放巴拉巴的。為什麼?巴拉巴是一個反耶路撒冷的政治犯 (並非反彼拉多),祭司長卻要用這個反耶路撒冷人的政治犯,來換取褻瀆神的這個耶穌。所以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彼拉多為了要討好猶太人這些宗教領袖,他也就如此辦。

《馬可福音》14:53-72|第39集|此側受審彼端背叛

這個控訴最重要的就是說:「因耶穌說我要拆毀這人手所造的殿」。而耶穌的回答是:「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祂自稱的彌賽亞並不致死的。
重點就在於「我要拆毀這人手所造的殿」,是真的是耶穌如此說的嗎?大祭司因為這樣的回答、見證、假的訴說,他原來應當要為耶穌辯護的,卻在這裡直指祂僭越褻瀆,所以他直接判耶穌死刑。誠如我們剛剛所說的,死刑是要公會,或者甚至是要羅馬的長官,如我們所知道的彼拉多來判定的,而不是大祭司。
耶穌所遇到的情境,正是《以賽亞書》所描寫的景況,那一切只因祂自稱彌賽亞。但是祂卻能夠在死後復活,把一切的仇敵都放在祂的腳下,因為祂成立了新約的救贖。祂的唾面被辱是為了救贖我們,也期待祂的門徒以及我們都能夠學習,為了那個命定而擺上自己的耶穌。雖然祂被人所譏、也被人所辱,但祂一切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