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 吳 榮滁

《詩篇》97:1-12|上帝以公義為寶座

你我在人生低潮之中,千萬不要忘記,神並沒有改變,祂仍然是那位大能的神,於是我們仍然要來到這位大能神的面前,不只用一個新的角度來看祂的大能,我們的無能並不代表神無能,是我們遇到挫折,但是神的大能正成為我們度過挫折的根基和盼望,不只認識在我們自己的挫折中神仍然有大能,更要進一步從神的作為中去認識神到底是誰,與我們的關係如何。

《詩篇》96:1-13|向萬民傳揚救恩

這是詩人對末世的預告和盼望,在末世的時候,百姓忠於神;在末世的時候,萬邦來朝拜神;在末世的時候,大自然所造的一切,都要來讚美。於是,在末世的時候,神就帶來最終公義的審判。而這個審判,是帶給子民一個歡欣和盼望的。
當我們讀到這一首末世性詩歌的時候,我們真是心存感恩,也應該心存盼望。感恩的是我們已經看見末世性詩歌部分的實現了,逐漸地完成了,盼望的是等待末世最終完成–耶穌基督再來,就帶來宇宙性的讚美,也帶來萬民最終公義的審判。

《詩篇》92:1-15|期待永恆的安息

義人是什麼呢?義人就是願意跟從神,以神的旨意、律法、規章為行事的依據的人。當然在舊約時代,義人就是遵行律法的人,今天到了耶穌基督救恩的時代,這裡的義人,我們可以擴充為,因為信靠耶穌基督,因信稱義。因信稱義不只是一種地位上的宣認,更是一種身分的改變,因為每一個信耶穌的人,成為因信稱義的義人之後,聖靈住在這樣的人的心中,於是就幫助我們,不只有稱義的地位,更是能活出稱義的生命。

《耶利米書》52:1-34|第67集|猶大覆亡史-附篇

在這一章的最後,約雅斤王卻被巴比倫王善待,直到他死去。似乎《耶利米書》的終結仍然給神的百姓一絲的希望,在一連串的審判之中,神的憐憫仍然留存下來,透過約雅斤王得到巴比倫王的善待,暗示著神的百姓有一天能得到神的眷顧。
歷史是給我們看見,神的百姓終於有一天可以回到自己的故鄉重建家園。《耶利米書》把這一段歷史透過神所賜的預言留下來,賜給當時的百姓,也給歷世歷代的神的子民來閱讀思考,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一切的毀滅之中,神仍然給人一絲希望。這就是信仰帶給人在絕望中永遠不要失去盼望,因為這位公義審判的主,也是慈愛仁厚的主。我們從《耶利米書》的內容中再次得到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