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19:1-24|貽羞的君王
掃羅王一看,一次、兩次、三次都沒辦法抓拿成功,這次他親自出馬,自己去抓,但是掃羅王到了拿約,所遇到的竟然跟前面三次是一樣的,有先知在那邊受感說話,連他自己都受感說話,這個遭遇啊,使得掃羅王真的不敢下手了。
環境雖然惡劣,但是上帝的恩典夠用。
掃羅王一看,一次、兩次、三次都沒辦法抓拿成功,這次他親自出馬,自己去抓,但是掃羅王到了拿約,所遇到的竟然跟前面三次是一樣的,有先知在那邊受感說話,連他自己都受感說話,這個遭遇啊,使得掃羅王真的不敢下手了。
環境雖然惡劣,但是上帝的恩典夠用。
這段記錄一方面描述了掃羅王心裡的不安,另外一方面就描述了大衛凡事亨通,蒙受主耶和華的祝福,這就是一個對比了。這個對比給我們看見,一位願意尊主為大,以主為主的大衛,竟然可以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牧羊人,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現在成為國王的駙馬爺,得到二公主的愛情和歡心,也得到百姓的尊重和跟從。在這樣的一個人生經歷裡面,關鍵在哪裡呢?關鍵在於大衛尊主為主。
就在這樣的一個場景之中,給我們看見上帝怎麼引導大衛,第一、從平凡的牧羊人被撒母耳膏立;之後呢,從平凡的牧場進入皇宮,在掃羅王旁邊作貼身侍衛兼音樂家;第三、又看見上帝怎麼引導大衛,就在一個不期然而遇的場合之中,看見了歌利亞的挑戰,而且勇敢的迎戰,並且得勝,帶來國家的復興!這個時候更看見大衛不只進入皇宮,現在是進入到掃羅王的家庭了,那就是與他的兒子約拿單立約了!
在大衛的眼中,第一、自我認定非常清楚,我們是永生神的軍隊;第二、對方也看得非常清楚,他只不過是一個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加上他打勝熊、獅子的經驗,其實他現在根本把對方這個巨人呢,看成是熊、獅子一樣,只不過是一個野獸而已啦!
歌利亞怎麼看自己,怎麼看對方嗎?他說:「我是非利士人,你們是掃羅的僕人,掃羅的軍隊。」不過大衛看這場戰爭卻不一樣的,雖然還是兩軍對峙,但是大衛看歌利亞,說他是一個「未受割禮的人」,而自己呢?自己是「主耶和華的軍隊」啊!這個戰爭觀點的不同,就當然帶出不一樣的作戰心態和作戰的策略了。
這裡記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到掃羅身上,不是說耶和華有邪惡跑到掃羅身上,而是說耶和華的靈本來與掃羅同在的,不過掃羅王就一再一再的違背,於是耶和華的靈就離開他了。當時聖靈是局部降臨的,與這個人同在,也可以離開他。掃羅就因為這樣,主耶和華的靈就離開他了,離開他之後,心靈中的惡就在這裡表現出來了,這種的表現就好像有一個惡靈來到他身上一樣。
那麼從那一天開始,聖經記載,聖靈就降臨在大衛的心裡。
在舊約時代,聖靈降臨是局部性的,不是教會時代是普徧性的。在那個時代,聖靈降臨在大衛的心裡的意思,就是上帝與他同在。從這一天開始,主耶和華在以色列人中的救恩歷史,就開始了一個新的段落了。
當人領受主的託付或者使命的時候,其實我們只有一件事情,叫做使命必達對嗎?努力完成上帝的託付,而在這個託付之中,是應該盡力而為,不應該打折的,或者更不應該自己按著自己的心意,去改變上帝的託付。掃羅王很可惜,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中,因著自己的喜好,而做出了違反主耶和華心意的事情。
掃羅一心一意要去追趕敵人,不過祭司說要先親近主、求問主,但是求問了半天都沒有回應,所以掃羅心中知道了一定有人做錯事了,問百姓也沒有人說,他就告訴百姓:「我們一定要查出來,就算是我兒子約拿單做錯事,我也要把他處死啊!」這個決心很大了!於是他們就用老方法了,抽籤了。那麼長話短說,最後真的抽出是約拿單了。
掃羅在這個時候,國王統治的過程之中,顯露出他個性的問題了,他有權柄,但是卻失去了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