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師陪你吃靈食播客

總覽

《歷代志下》2:1-18|建殿宣揚主的榮耀

這裡沒有記載所羅門王要開疆闢土,也沒有記載所羅門王要擊敗列國,也沒有記載所羅門王要擴張境界,這裡記載的,是所羅門王上任之後,他心中要完成一個他父親交給他的重責大任,那就是建造聖殿。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下》1:1-17|求智慧勝於一切

地上的君王在執行地上君王的託付之前,先敬拜天上的君王。
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其他一切都要加給你們了!於是所羅門王在就任之前,就與這一位揀選他的上帝對話、禱告、祈求、蒙應允,這一個成為他一生事奉的基礎。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上》29:10-30|所羅門作王

從人間看喔,大衛應該「謝謝大家,謝謝大家支持,」但是他沒有這樣喔,他是稱頌主耶和華,因為一切的事工成就,不只是人的同心啊,這是主耶和華的靈在眾人心中運行,感動大家的嘛!
大衛的信仰,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信仰,是有歷史根基的。信仰不只是在於今天,信仰更在於過去上帝的救恩歷史計劃,是一代一代一代一代的完成,所以今天我們有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乃是上帝經過歷世歷代的救恩歷史,鋪陳和預備而來的,那對我們而言,信仰是一棒接一棒,一個信仰的接力,傳承到如今,所以我們信仰應該有根有基了。
信仰是一方面有歷史的根基的,而且是在現在可以去經歷的,不只這樣,我們的信仰更是往前延伸,帶來將來異象的成全和落實。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上》29:1-9|建殿奉獻

今天聖殿的意義已經改變了,新約時代的聖殿不再是會堂,而是會眾,建立會眾也需要如此嘛,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不過,每一個有限的人必須投入,這是為神而做的,但是人也有人的責任,而且領袖必須作榜樣,因此喚起眾人的同心一起建造,這不是一件美事嗎?大衛留下來的記錄和典範, 直到今天都值得我們一起去深思和學習。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上》28:9-21|教導所羅門

在交代建殿的重責大任之前,大衛是勸勉他的兒子所羅門:「你要敬畏、跟隨主耶和華。」換句話說,信仰重於建殿啊!所羅門作為建殿的領袖,若是他的心思意念沒有先歸向神,建殿也只是一個外表的行為,所以大衛非常重要的先告訴所羅門:「你要專心跟隨耶和華!」有了這一個信仰上的強調之後呢,當然就把這個建殿的重責大任交給他了,也鼓勵他剛強壯膽,繼續前行。
異象的傳承、異象的持續和異象的實踐是多麼的重要。有時候,一個異象不是一代人能夠成就的,可能需要更多人,一代接一代的努力。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上》28:1-8|交代建殿

第 4 到第 8 節記錄,完全超乎我們人的想法,需要建殿,當然要有一個建殿委員會嘛,召集各行各業的精英來開嘛!不過大衛完全沒有做這件事,大衛在 4 到 8 節所提的主題,那就是他與主所立的約,這個大衛之約啊,成為建殿最重要的根據了。
大衛的這個心思意念的堅持,以及實踐他的異象,落實他的理想,的確是按部就班,而所有按部就班的背後,那就是他深信主耶和華與他所立的約,盟約成為人生的指標。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上》27:16-34|眾支派的管理

大衛王不論多麼英勇有智慧,一個人總是不夠的,所以這裡記錄了大衛身邊的謀士以及非常重要的個人顧問啊!任何一個領袖只有自己的智慧,怎麼可能顧全大局呢?這麼大的國家,大衛當然需要各個方面的參謀。
大衛治理這個國家,真是按部就班、分門別類,各有各的組織、各有各的領袖,而且整個組織領袖的記錄是從利未人開始的,換句話說,大衛知道他的國家必須要有主耶和華在這裡帶領,所以敬拜主耶和華就成為他治理國家的最優先考慮了。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上》27:1-15|官長的班次

「輪流」、「替換」,意思就是能夠有休息的時間;「替換」,當我們當值的時候,盡心忠心的來服事,當我們不當值的時候,也有別人盡心忠心的事奉,於是呢,在整個事奉的團隊,就有休養生息,或者是學習進步的機會了。
聖經的原則,在職責分工確定之下,我們是分班、輪流、替換,如此進行,那教會事奉的工作,當然可以生生不息,於是新的團隊可以不斷的產生,事奉的工作也就可以永遠的延續,教會的使命也可以透過更多人的參與,得到更大的擴展。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上》26:1-32|守門的職責

在事奉當中,不管我們的事奉的資深程度如何了,總之大家可以分工合作,按著既有的次序和分工一起事奉。
這個歷史性的意義,不只記念了某一次戰爭得勝的戰利品、得勝的記錄、得勝的實物,其實當時的戰爭和現在戰爭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所有的戰爭都是主耶和華帶領的戰爭,都是聖戰,所以主耶和華帶領的戰爭,得勝所得的戰利品,不只是軍人的功勞,最重要的是主同在的見證,所以這些戰利品收在府庫裡面,就是一個主耶和華救恩歷史的見證了。

閱讀更多

《歷代志上》25:1-31|歌唱者的職務

這個原則的確帶給我們今天音樂事奉者的一個重要指引:沒有一個人能夠到了完美的階段再來事奉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事奉,或者倒過來看,那就是在事奉中一起來學習,就在這樣子一邊事奉一邊學習,有資深者作老師的帶領之下,這個事奉團隊就可以一邊事奉,一邊長進了。大衛就是使用這樣子的策略,來推動當時聖樂的事奉,也是發展聖樂的事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