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鴻書》1:1-15|上帝的公義與良善
尼尼微這個亞述帝國的殘暴,他們拜偶像,邪惡的罪行,導致神施行審判,藉著巴比倫興起。
「那鴻」它有「安慰的」這個意思,向那些的被亞述殘害的人,帶來上帝的一個安慰,對神的百姓他們所遭遇的這一些的迫害,帶來一些的安慰。
尼尼微這個亞述帝國的殘暴,他們拜偶像,邪惡的罪行,導致神施行審判,藉著巴比倫興起。
「那鴻」它有「安慰的」這個意思,向那些的被亞述殘害的人,帶來上帝的一個安慰,對神的百姓他們所遭遇的這一些的迫害,帶來一些的安慰。
亞摩利人指的是約書亞進迦南時候的迦南七族之一,他可以說是代表了迦南人。神在帶領以色列進迦南之前,首先就帶領他們在約旦河東打敗亞摩利人。拿細耳人是歸耶和華為聖的人,他們不可以喝酒,或者其他的葡萄產品,也不可以剪髮,不可以與死屍接觸,這是記載在《民數記》的第 6 章。先知撒母耳就是拿細耳人。神從《出埃及記》開始,就一路的用恩典來帶領百姓,不但使他們打敗了強敵,更使百姓得以安息,還興起了拿細耳人和先知,使百姓成為祭司的國度,但北國卻忘恩負義、明知故犯,故意棄絕拿細耳人和先知,給拿細耳人酒喝,吩咐先知不要說預言,好讓自己可以放心的活在虛假的平安裡面,這不但是不以神為神,甚至可以說是公然的敵擋神。
《阿摩司書》作者是先知阿摩司,「阿摩司」這個名字,可以說是代表了「支持」或者「負擔」的意思。阿摩司他一生確實為神所呼召,他是一個滿有負擔的人,他是南國猶大提哥亞的一個牧人,又是修理桑樹的。他不像先知以賽亞出身尊貴,進出宮廷,也不像先知耶利米出身祭司的家族,他只是一個十分平凡的農夫,然而神卻呼召他作先知,作神話語的出口,來向神的以色列選民來說預言。
阿摩司用同樣的模式,發出了神對北國以色列周圍七個國家的審判。每個審判都是以「神耶和華如此說」開始,宣告「他們三次犯罪,第四次我必不收回刑罰」。神用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領人悔改,然而人卻藐視了神的恩典,繼續作惡,任意的放任自己「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結果神必不收回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