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2:1-23|第03集|夢已遺忘非解不可
地上有好多事情在人世間發生。譬如,尼布甲尼撒王晚上做夢,夢也忘記了,這些都是人間常有的事情。遇到一個不太講理的國王,把解夢家找來,要求他們解夢,也會發生,這也是人間所發生的事情。不過,人間的事情,有時候從人間沒有辦法解決的。解夢家說:「除非是人間以外的神明。」意思就是,人看事情,不能只侷限在人間的角度來看!《但以理書》就給我們看見,是的,在人間以外,還有一位偉大的神。
地上有好多事情在人世間發生。譬如,尼布甲尼撒王晚上做夢,夢也忘記了,這些都是人間常有的事情。遇到一個不太講理的國王,把解夢家找來,要求他們解夢,也會發生,這也是人間所發生的事情。不過,人間的事情,有時候從人間沒有辦法解決的。解夢家說:「除非是人間以外的神明。」意思就是,人看事情,不能只侷限在人間的角度來看!《但以理書》就給我們看見,是的,在人間以外,還有一位偉大的神。
但以理所堅持的信仰是什麼呢?他不要吃國王的食物,喝國王的酒,來玷汙自己。猶太人有猶太人的食物的典章和律法。的確,他希望能夠堅持,不過他也知道,在這樣的一個局勢之中,要堅持是不容易的。假如一個人堅持信仰,使得這一個堅持信仰的過程裡面,產生了一些不可預期的結果,那怎麼辦呢?所以但以理這個時候就有一個變通的方法啦,就是「試試我們十天」。
一個人對神有信心啊,他的信心是付出行動的,這個行動就是能夠勝過考驗。但以理有信心,假如十天之後,他們還是面黃肌瘦的話,他也沒有堅持啊!他沒有說十天之後,面黃肌瘦,那我們就自殺了。他也沒有這樣講啊!他說十天之後你看著辦吧!
一個屬神的人,在這個屬世的世界裡面,的確我們需要堅持信仰,我們要有單純的心依靠主,這個叫做純良像鴿子。不過在這個世俗社會之中,也有好多挑戰,好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我們也需要靈巧如蛇。耶穌基督的教訓豈不是在但以理的身上看見了嗎?
我們以為尼布甲尼撒王來到猶大國,把國滅了,把國王也擄走了,把寶物也搶走了,這是一個強勢的國王,尼布甲尼撒所作所為。人間是這樣看的,不過,聖經卻提供了另外一個觀點,因為第2節寫得非常清楚,這裡說,主,主耶和華將國王約雅敬帶到巴比倫王那裡,主也將殿裡面的寶物給尼布甲尼撒王帶回去。主權在哪裡呢?不是尼布甲尼撒王的權力或者是軍力,而是主允許的。一開始,《但以理書》就奠定了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歷史的改變,國運的更替,都給我們看見主在掌權的。
但以理堅持他的信仰,不過他是用一個求的態度去堅持的。好多時候,我們堅持我們的所信,但是堅持所信的決志,也要用合適的態度,與還沒信主的人來溝通,
人的計謀常常想得很周到,不過只要神的心意如此,人是抵擋不了神屬天的安排的。亞哈王以為可以逃過一劫,但是這一支箭就這樣子無緣無故、不偏不倚的射入他的身體,使他傷重而死。人能誇口嗎?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智慧周全,不過神的智慧永遠高過人的智慧,神的道路也永遠高過人的道路。
「耶和華要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這就是先知的職分。先知不是說自己的話,先知也不是說對方希望聽的話,先知乃是說耶和華要他說的話。
先知所以敢說真話的原因,因為有從來自神的啟示,從神來的異象,從神來的指引,所以先知非常有把握的說出神的話。
找先知,要找對先知啊!約沙法王提醒亞哈要找耶和華的先知。這個世界上,自稱先知的人太多了,但是他們真的是從神而來嗎?
求主給我們智慧,讓我們分清楚,從神而來的先知,還是人自己稱自己為先知。從神而來的先知,必定會帶來神的話語,用現在的角度看,出於神的先知,必定講聖經中神的道。
亞哈王不只因為奪了人家的地,殺了人家的命,更是因為他在信仰上,已經帶領百姓走歪路啦,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行為上走偏差的時候,常常那只是表面的罪行,而深刻的內心的罪的根源更為重要。
神的公義會顯明的,亞哈一點點的改變,帶來神對他特別的施恩,這就是憐憫人的神,但是人所做的錯誤,仍然必須面對公正的審判,這就是聖經的原則。
人為了一個自己的喜好,就做出這樣子不合神心意,傷天害理的事,其實在人類歷史裡面,這一個小小的事件也非常的典型啊。
公義與不公義,不能夠只從我們短暫的觀點來決定。那麼在人生這麼多不公義的奧秘事件裡面,有時候我們真的要放寬我們眼光,不是用今時或者這一刻來決定公義與否。公義的出現在於神,一定會出現的。
《詩篇》42、43篇嗎?那兩篇詩經常出現一句話「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對,詩人就是用這種態度來面對憂悶的心情,憂悶,必須人自己與自己對話;憂悶,也必須人與神對話。就在與自己對話,與神的對話的這個的表達之中,人慢慢就能夠從憂悶中出來。《詩篇》42、43 篇最後的憂悶的解決方法,就是我來到神喜樂的祭壇那裡,於是人看到自己的有限,就來到祭壇親近神,憂悶自然就能解決。
今天讓我們思考:我們是不是人生中也有悶悶不樂的時候呢?當這樣的情緒出現,求主引導我們,讓我們朝向神,也朝向我們的內心,自己與自己對話,自己與神對話,從憂悶之中出來,就可以重新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