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詩篇》22:1-31|因受苦得救而讚美

「我白日呼求,祢不應允,夜間呼求,並不住聲」表達我們的呼求,一切都是要代表自己轉向神,但一切何以必須如此呢?是因為耶和華是聖潔的,祂是以色列讚美為寶座的,表達了神是坐著,神在這裡面接納了大衛跟後裔的敬拜跟讚美。而在這敬拜讚美當中,是在生命難處的一個敬拜,是在一日之際的一個開始敬拜,求神進入,同時也介入我們的難處,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祖宗倚靠祢;他們倚靠祢,祢便解救他們。他們哀求祢,便蒙解救」,這正是神莫大的一個介入我們的苦難當中,使我們因著恩典,得到極大的救恩。

《詩篇》21:1-13|出征奏捷齊唱凱歌

因著大衛倚靠耶和華,也因著至高者的慈愛,他就能夠得到從恩典而引發的一個救恩。慈愛、救恩是神的聖約當中,祂一個堅定不動的一個應許,祂也能夠協助我們搜出那一切的仇敵,搜出那一切恨我的人,讓他可以放在炎熱的火爐當中,受到神的一個殲滅。而神顯現的時候,信祂的人就得以得救。

《詩篇》17:1-15|踏定義路必不滑跌

藉著祢嘴唇的言語」是指按著神的話語而行,而「他踏進了祢的路徑,我的兩腳未曾滑跌」,就像在嬰兒學步,或者我們因傷而腳部復健的時候,我們走的路就在父母的帶領當中,或在固定的路徑裡面,這裡引申了我們一定按神的話語而行,也表明了神正引領我們一切的道路。

《詩篇》16:1-11|喜樂滿足永享福樂

耶穌基督,『你的聖者』這一位奇妙的復活主身上給我們看見,原來在永生盼望之中,祢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們,於是我們就能夠享受、得著滿足的喜樂。在耶穌基督裡面,這一位向我們宣告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的耶穌基督—復活主的口中,讓我們認識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所以祂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們,當然我們就能夠享受與神合一而帶來的滿足的喜樂。

《詩篇》15:1-5|誰能住上帝的聖山

保羅曾指出:

《以弗所書》2:8
8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

並非是倚靠自己的行為或者功勞,但「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一個真正的因信稱義的人,他的裡面既然有神所賜的真實的信心,那麼外面就必然會結出信心的果子,在心思意念、言語、行為上面都追求聖潔,活出神的性情。

《詩篇》14:1-7|連一個行善的也沒有

心中沒有神,成為如此信念的人,是那些活在邪惡當中、行了可憎惡的事的人。他們否定了獨一真神的存在,並非根據客觀的真實,而是一廂情願地不希望有審判的獨一的真神,因為他們既捨不得放棄放蕩無度的生活,又不願意面對內心對報應的恐懼。因為心中沒有神,人就可以自己成為神,為所欲為,人生的法則就變成了適者生存、成王敗寇、以及及時行樂,道德只是成為實用主義、目標服務的一個工具,隨時都可以被撇在一邊,所以愚頑人的知識越多,作惡的能力就越大,人類的結局就是在這樣的絕望當中自我摧毀。

《詩篇》13:1-6|救恩永在眷顧不離

「要到幾時呢?」這是人類一直在尋求的問題。大衛在第 1 節到第 2 節,他四次地呼喊:「要到幾時呢?」大衛表達他在極度的困境當中的傷痛,每一個長期忍受苦難,不明白神為什麼遲遲不採取行動,耶穌基督為什麼遲遲不再來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呼喊。其實,當我們心裡籌算苦難的時候,就會發覺、更覺得終日愁苦,沒有平安、難以忍受。而上帝的回答是:

《以賽亞書》49:15
15 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