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2:6-21|第3集|自高必敗,唯主獨尊
這些人自高自傲,就離棄了真神的敬拜了。這樣的一個人生的態度,常常只看到目前的利益而忘記了永恆的生命和盼望,所以先知以賽亞同樣警告他們,你們一定要小心,為什麼呢?因為審判來臨,神的忿怒是不得了的。
這些人自高自傲,就離棄了真神的敬拜了。這樣的一個人生的態度,常常只看到目前的利益而忘記了永恆的生命和盼望,所以先知以賽亞同樣警告他們,你們一定要小心,為什麼呢?因為審判來臨,神的忿怒是不得了的。
神的道吸引百姓的歸回,神的道吸引百姓一起來登耶和華的山。不只是學到真理,末後的日子,百姓學到真理、行出真理,於是在這樣的一個與神親近的狀態之中,百姓真正認識神了。
以賽亞先知不只是指出了一條百姓應該走的路,更給百姓一個非常崇高的盼望,這個盼望會來到,這個盼望要落實,於是百姓雖然現在離開了神的教訓,但是先知對神拯救的信念永不落空。
神留下餘種,「餘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少數的堅持信仰、忠心跟隨神的人。因為這少數的人,神留下來,神樂意看見這些人發揮影響力,於是,這個國家能夠有翻轉的機會。
走在神的盟約之中,走在神的真理之下,我們才可能經歷神、認識神,才可能將神真實的教導,遵行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這位詩人在他人生奇特的經歷和處境之中,體悟出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求神看顧他的言語,讓他誠實的做人,讓他誠實的表達,因為在一團紛亂之中,不求和睦的群體裡面,唯有一樣事情可以讓紛亂減少,那就是一種誠實透明的人生態度,這是何等的人生智慧,來自於神的話語。
我喜愛神的律法,喜愛到一個地步,就好像戰爭得勝。得勝了之後,得到許多的戰利品,神的話語幫助我們得勝這個人生的戰爭,不只得勝,不是慘勝,不是僅僅得勝,是得勝有餘,於是就得到很多的戰利品。
人生的戰利品有很多,可能得著物質上的;也可能是勝過了病魔,於是得到了健康;或者,在人際關係之中得到了美好的關係,這些都可以說是某一種的戰利品。而最大的戰利品,當然就是從神的話語裡面,更多認識神!使我們對神的認識,成為最大的獲益,這不就是這一段《詩篇》所提醒我們的嗎?
神的話語除了使人走上正路之外,也反照出人心中的不足。當我們看見,原來我們自己也是需要神話語的光照,換句話說,我們也是一個不完全的人的時候,就比較容易設身處地想一想敵對我的人的心態!原來在世上,我們都需要神的恩典,於是這位作者就為他遇到的困境,更是也為到引起他困境的這一些人留下眼淚或者憂心如焚。那神的話語在這裡真的一針見血,指出人心靈深處的渴望了。
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在一片黑暗之中,我們需要光,詩人在這麼大的困境裡面,當然需要知道怎麼樣來超越!那要有方向!一片黑暗之中要找到方向,就必須要有光。光從哪裡來呢?這些詩歌的語言,就給我們看見,原來神的話語正是在一片黑暗中的一線光明和一線指引,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是在黑暗中發生重要功能的。
腳前的燈,是一個小小的燈,這個燈不是探照燈整個前面的路都光明,腳前的燈只能照出腳前的一兩步。這種的描述,表示神的話語給我們指引,常常是讓我們看見下一步是什麼,當我們走出下一步之後,又看到下下一步是什麼,如此類推。為什麼神不把一片光明賜給我們呢?因為一片光明賜給我們,有時候,有限的我們沒辦法接受,於是神每次給我們看到一步兩步,我們就忠心跟隨,當我們願意走下去的時候,繼續的路就打開,這個就是腳前燈的功能!路上的光使我們知道走下去是對的,繼續走吧!於是我們就可以這樣子度過種種困難啦!
神的話語安定在天,存到永遠,又提到神的誠實存到萬代。不管是空間的天和地,或者時間的萬代永恆,都給我們看見神的律法、話語的不改變。當我們有了這個廣闊的視野,再回頭來看人間的苦難,那我們對苦難的認知就有一個新的領悟、新的體會了。為什麼呢?因為苦難畢竟是人生中的某一個短暫的歷程,在空間上無比的高超的神面前,時間上無比永恆的神面前,神的話語能夠指引我們度過這一個短暫的歷程。與永恆比,我們今天所受的苦難實在非常短暫;與天地比,我們今天所受的苦難實在是渺小。當我們眼光放大的時候,就發現神的律法、神的律例是指引我們一個遠程的、永恆的方向,只要走上去,這些苦難的來臨一定會超越和度過的。
一個人走迷了路,那就是偏離了正路,人知道偏離正路,不代表他能夠走回正路!因為走迷了,那怎麼能夠從偏離正路走回正路呢?這時候就要有神的訓詞、神的律法。換句話說,要得到神的指引和方向。一個人覺悟了自己受苦,覺悟了受苦有益,總要回頭,回到哪裡去呢?除非有神的律法、神的方向,不然他也沒辦法走上正確的方向,所以作者能夠如此回到神的律法,他深深知道,不只受苦與他有益,神的訓詞與他有益,沒有神的訓詞,光受苦,有時候也會變成白白受苦!
有時候,苦難是自討苦吃,不過有時候,在我們走偏的路的時候,神設下了一些苦難,要提醒我們,讓我們重新回到神的律例典章,就是走上正軌,於是這個苦難就產生一個正面的價值,因為神用公義待我們,同時也一定會顯出祂的慈愛。
神的慈愛遍滿全地,神愛這個大地,當然也愛這大地上的人,所以喜愛神的律法,不只這位作者自己一個人,神愛大地,神愛世人,願意將這種喜愛律法的心情和恩典也賜給更多的人。
救恩肯定是個人的,不過,信仰的努力是一個群體性的,彼此勉勵,一同鼓勵,可以共奔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