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 吳 榮滁

《以西結書》4:1-17|罪孽導致糧絕城毀

當耶路撒冷被困的時候,百姓的生活是如此的艱苦,吃不潔淨的食物,而且吃的份量肯定是不多,喝水的份量肯定是不足,就在這樣的情況中,先知用這樣的行動來警告百姓,讓我們看見原來先知被神使用,他要為主傳講話語。當然,可以有言語,但是也可以用行動來傳講。
今天我們為主做見證,除了口傳之外,我們應該有真實的行動來表達,假如我們告訴人家主是慈愛的主,我們就應該活出慈愛的行動;假如我們告訴人家主在我身上多麼大的恩典和信實,那我們也應該相對的活出這樣的人生。於是群眾聽見我們所傳的、也看見我們所行的。

《以西結書》2:8-3:15|順服決定聖言甜度

「吃這書卷」的意思,不是說把這一卷牛皮卷、羊皮卷寫的書卷,撕碎了、切開了之後,吞到肚子了,「吃」這個行動,代表著將這一卷書的內容,成為他自己生命的部分,吸收進去、領受進去的意思。那麼,這一個啟示文學「吃東西」的意思,是象徵性的,在這裡。那吃下去是什麼意思呢?那就領受了神給他的旨意。

《以西結書》2:1-7 悖逆之家不聽聖言

以西結蒙召之後,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於是他看見異象,於是他聽到聲音,活物的聲音、雄偉的聲音、令人肅然起敬的聲音,然後看見寶座,這時候坐在寶座上那一位發出言語了,這個言語是交代和指示以西結先知要做的事。
我們好像以西結先知一樣來到寶座前敬拜祂,我們看見這榮耀的一幕,我們也聽見令人肅然起敬的聲音,譬如聖樂,但是神的心意不是只停在這裡,接下來更重要的是來自寶座者的話語。

《以西結書》1:1-14|榮光同行遍及全地

在舊約時代,耶和華的靈就是聖靈是局部降臨在某些人的身上,可能是一個、可能是一群,而且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所以以西結先知這時候領受到聖靈降臨了。但是對我們現在教會時代的每一位弟兄姊妹而言,因為五旬節聖靈降臨了之後呢,凡是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的,聖靈就普遍降臨在每一位信徒的心中,所以今天我們信主的人,心中都有聖靈,這是與以西結那個時代,或者說舊約時代不同的地方。

《尼希米記》13:15-31|雷厲風行的改革

尼希米的低潮告訴我們,人的有限、人的罪性、人的反反覆覆,所以光靠地上的尼希米重建地上的耶路撒冷城,是不會帶來永恆的改變的。
瑪拉基先知似乎已經隱約看見,將來有一位進入殿中,作一切更新的主,而且他說快要來到了,那他是最後一位先知,在新舊約之間有幾百年的空窗期,最後,耶穌基督真的來到,換句話說,用瑪拉基先知的觀點啊,其實《尼希米記》正留著一個空缺,等待著耶穌基督的來臨,於是在有限的人間、在罪性的表達的記錄之後,雖然尼希米沒有直接提到,但是加上瑪拉基的觀點,我們仍然看見盼望,而這個盼望正是與尼希米的努力成為對比,因為《尼希米》整卷書是講重建耶路撒冷城,地上的,而耶穌基督將來正是要帶領一切信祂的人進入天上的新耶路撒冷,地上的耶路撒冷再怎麼重建都會過去,只有追求那天上永恆的耶路撒冷,我們才有一個永恆的盼望,所以《尼希米記》的結束沒有停在第 12 章,看起來,有人間的歡呼、人間的高潮,反而進入第 13 章,帶領讀者進入一個低潮,也是反省、空白,也是盼望的階段。

《尼希米記》12:1-26|忠誠事奉主的名單

尼希米把這個祭司、利未人特別整理出來,似乎隱約的告訴所有的讀者,所有的建設不管是政治性、工程的,或者都市建設,但是絕對不能跟信仰脫節。
不管怎麼樣子的重建,行政工作要有信仰上的支撐。
這些的記錄都讓我們看見上帝的計畫奇妙無比,都有祂的時間。於是,尼希米很謹慎的作為一個本來好像只是重建城牆的工作,其實他把上帝的救恩歷史記下來了,就在這個第三次歸回,給當時的百姓物質上的更新,城牆的重建,更是信仰的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