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tional
每日靈修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 1:1-2
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
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

《哥林多後書》10:12-18|第16集|靠主行事
些假使徒是用自己的方式來薦舉了自己,而不是用神的方式、用神的福音、用神的靈來薦舉自己,因此也就區別了真假使徒。
我們應當誇口神所給我們的界限,也就是說,我們應當在神給我們的界限裡面來傳福音。

《哥林多後書》10:1-11|第15集|執事的自述
神的道,也就是神的話語,神的福音,是可以攻破一切的營壘、攻破一切的計謀,他的重點是在於奪回人心,使人順服神。
人不如其信,是來自於假使徒們的指責。因為他們習慣用以貌取人,在當時的希臘文化中,重外表、求享樂,而保羅的外貌事實上不揚;他又是自己織帳篷,勞苦做工的;同時他的詞藻也不成章、他的口也不若懸河。但保羅這邊特別提到了:人不在的時候,我的信在,而我的信是沉重厲害,因為句句都能夠傳揚主的話語。而保羅是言行合一的,雖然他人不在,他在遠方,但他的遠,就像在眼前一樣。

《哥林多後書》9:1-15|第14集|出於愛心的捐獻
保羅特別提到了「隨本心所酌定」,指的也就是甘心樂意來捐輸,用來作為感謝神的一個行為。為什麼提到甘心樂意呢?因為我們的神也是甘心樂意賜厚恩的神。保羅用了諺語:「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在這裡面,保羅隱喻了從創造的角度,讓我們的捐資,讓我們的捐輸是一種栽種的行為,因為神透過創造供應「種的人」,也必將恩惠賜給「給的人」,所以在這裡,保羅特別提出來了,我們的「給」事實上是我們的一種「種」,那這個「種」,就必得神的回饋,神的獎賞,因為神是那賜厚恩的神。
能夠捐資也是一種憑據,這個憑據就是明明表明我們是順服福音的大能,透過捐資代表我們事實上是瞭解福音的作為,這個福音不光是使自己得益,也使得別人受益。

《哥林多後書》8:1-24|第13集|在奉獻上的見證
捐輸是必須要照所有的來給,那照所有的給,也能夠必蒙悅納。但是如果能夠像帖撒羅尼迦教會等等,他們超過他們自身所有的來捐輸,是信心、是信靠、是靠神的靈來成事,當然就更為神所喜悅。

《哥林多後書》7:2-16|第12集|保羅的歡樂
哥林多教會基督徒接納提多,就等同接納了保羅,而他們接納了保羅就等同順服於神,因此,保羅在這事上,在各樣的事上就為他們放心,因為他們順服了神,悅納了保羅的新約職事,當然也悅納了他一切同工。因為所有的同工只為一件事,為神廣傳福音,要將好消息置於人心,要讓眾人得以得救。

《哥林多後書》6:11-7:1|第11集|不可與惡相交
神要我們遵守祂所賜給我們的例律典章誡命,但切記:不是誤用成為定罪,而是使我們在基督裡面復活的例律典章誡命,也就是神所傳的一切福音、一切的好消息,因為當我們能夠遵守,我們就能夠有神在我們當中行走,祂作我們的神,我們作他的子民。

《哥林多後書》6 :1-10|第10集|與上帝同工
傳揚福音過程當中雖然顛沛流離,似乎貧窮,但我們知道我們要承受基督所賜給我們的一切產業,當然也就是富足的,因此保羅最後提到: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這裡的「樣樣都有」,當然包括剛剛所提到的承受一切的產業,但「樣樣」也包括了基督所受的苦。所以,我們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因我們和基督同作後嗣,也就同受苦,也同得榮耀。

《哥林多後書》5:11-21|第9集|保羅使徒職分
我們在信靠主耶穌的過程裡面,當然傳揚福音成為一個新約的職事,我們會遭遇一些逼迫、遭遇一些苦難、遭遇一些別人對我們的不理不睬,但保羅也特別提到,傳揚福音的過程裡面,我們是基督的使者,我們事實上要得到更多的喜樂,因為我們一切為神,也為我們的鄰舍,也就是我們能夠彼此相愛,將基督的愛傳揚出去,讓我們成為神所合意喜悅的新約職事。

《哥林多後書》4:16-5:10|第8集|靠信心生活
當然基督再臨的時候,就好像我們在都市裡面常提到的「危老更新」,可以幫我們息去一切的勞苦,透過聖靈的內住,我們的身體可以再次的得到救贖。當然這個救贖的身體就可以遮掩我們的罪,使我們不至於赤裸。我們也知道神在創造的時候,祂並沒有設計或者創造一個必死的身軀,我們之所以會有必死的身軀,是因為我們的罪,也就是原始亞當的罪,使得我們因為罪而身體受到衰殘、甚至走入死地。

《哥林多後書》4:7-15|第7集|瓦器裡的寶貝
如保羅這樣的一個軟弱的人,他就像那個瓦器,但如他所說的,他的職事跟福音是承載著這個寶貝,也就是神榮耀的光。當然保羅的軟弱也的確是個瓦器,因為他的苦難跟試煉,他身為瓦器也就環繞著這個寶貝。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這裡面保羅承受新約的職事、他的傳揚福音,事實上他的心裡面是帶著耶穌的印記,和祂一同受苦,當然也就和耶穌一同得榮耀,有神的榮光。因為在祂的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要在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