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7:1-25|第9集|信靠才能立穩
這個不同就在於:之前先知聽到神的話就傳揚神的話,所以 1 到 5 章是「耶和華說」,但是經過自我的靈性更新和超越了之後,認識自己的真相以及主的聖潔之後,神的話語先傳給先知,先知領受了之後再傳出去。
在第 6 章之前,以賽亞傳講神的末世就好像一個旁觀者,得到了神的話語就傳出去,不過從第 6 章之後,以賽亞先知是全人投入了,他自己先領受神的話—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以賽亞自己領受了之後再傳揚出去,這樣子的事奉帶給以賽亞的事奉境界更上一層樓。
這個不同就在於:之前先知聽到神的話就傳揚神的話,所以 1 到 5 章是「耶和華說」,但是經過自我的靈性更新和超越了之後,認識自己的真相以及主的聖潔之後,神的話語先傳給先知,先知領受了之後再傳出去。
在第 6 章之前,以賽亞傳講神的末世就好像一個旁觀者,得到了神的話語就傳出去,不過從第 6 章之後,以賽亞先知是全人投入了,他自己先領受神的話—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以賽亞自己領受了之後再傳揚出去,這樣子的事奉帶給以賽亞的事奉境界更上一層樓。
在天使撒拉弗潔淨了以賽亞之後,人必須被潔淨,於是神開始要呼召他。神問:「誰能夠為神而去呢?」以賽亞的回應就是:「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當然,這是一個非常壯麗的場景是嗎?!以賽亞決志願意回應,於是神就給他使命,這個使命就是:不管百姓反應如何,以賽亞必須將神的話語繼續傳揚。可能百姓的回應是冷淡、無動於衷,不過,神的旨意就是要在這樣的百姓之中,使用以賽亞傳講祂的心意。
在一個不公義的社會,好像以賽亞先知當時的社會情況,神多麼關心人怎麼樣使用財富、人怎麼樣分配財富,因為在神的眼光之中、盟約之下,神的百姓應該都有足夠的生活所需,不應該如此的不公義。
被神重用的先知以賽亞,他千方百計、想盡辦法要讓百姓瞭解神的心意,用各種方式、各種文體,甚至是各種比喻,多次多方提醒百姓:你們要歸回。
神將恩典賜給我們之後,神對我們是有一個屬靈的託付。這個屬靈的託付就是結出聖靈的果子。我們現在的葡萄園,有沒有結出聖靈的果子?
到那日,指的是將來,耶和華的苗裔要重新發旺,意思就是雖然現在遇到種種的難處,但是到那日,將來這個盼望仍然在。這種盼望,使得在低潮悲傷的百姓,永遠看見神沒有放棄他們。
神的審判不是虐待狂,神的審判是為了管教他們,管教的目的是讓他們趕快悔改跟回頭,當人願意悔改和回頭之後,到那日,審判的結束,於是神要重新興起在困難中的百姓。
百姓不只是沒有悔改,他們繼續做出了一些違背神律法的事情,那就是種種的社會不公義。看見孤兒寡婦也不伸出援手,忽略了國家中弱勢的群體。他們忘記了,其實他們都是神的盟約之民,怎麼可以在這種不公義之下對待屬神的百姓,也是自己的同胞呢?
這些人自高自傲,就離棄了真神的敬拜了。這樣的一個人生的態度,常常只看到目前的利益而忘記了永恆的生命和盼望,所以先知以賽亞同樣警告他們,你們一定要小心,為什麼呢?因為審判來臨,神的忿怒是不得了的。
神的道吸引百姓的歸回,神的道吸引百姓一起來登耶和華的山。不只是學到真理,末後的日子,百姓學到真理、行出真理,於是在這樣的一個與神親近的狀態之中,百姓真正認識神了。
以賽亞先知不只是指出了一條百姓應該走的路,更給百姓一個非常崇高的盼望,這個盼望會來到,這個盼望要落實,於是百姓雖然現在離開了神的教訓,但是先知對神拯救的信念永不落空。
神留下餘種,「餘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少數的堅持信仰、忠心跟隨神的人。因為這少數的人,神留下來,神樂意看見這些人發揮影響力,於是,這個國家能夠有翻轉的機會。
走在神的盟約之中,走在神的真理之下,我們才可能經歷神、認識神,才可能將神真實的教導,遵行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這位詩人在他人生奇特的經歷和處境之中,體悟出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求神看顧他的言語,讓他誠實的做人,讓他誠實的表達,因為在一團紛亂之中,不求和睦的群體裡面,唯有一樣事情可以讓紛亂減少,那就是一種誠實透明的人生態度,這是何等的人生智慧,來自於神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