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太書》2:1-10|福音真理不打折
作者特別強調要傳的福音的純正和準確,他不要傳講這些假弟兄帶來的假訊息、假福音,他要傳的是純正的福音。什麼是純正的福音呢?純正的福音就是耶穌基督的救恩,不只來到猶太人,也來到外邦人。
作者特別強調要傳的福音的純正和準確,他不要傳講這些假弟兄帶來的假訊息、假福音,他要傳的是純正的福音。什麼是純正的福音呢?純正的福音就是耶穌基督的救恩,不只來到猶太人,也來到外邦人。
他知道他領受福音的源頭是在哪裡,是在耶穌基督。那在《使徒行傳》第 9 章,耶穌基督親自光照他,但是一個人領受主的光照之後,這個人不是馬上變成另外一個人了,連保羅都需要有三年重整,自我調節、自我反省的時間,也就是在這三年之中,他必須重新面對他自己過去的信仰,過去的判斷的原則,過去抉擇的方式等等,簡單的講,就是一切的價值觀他要重整。
信主是一個起點,當我們蒙受救恩,主的光照來到我們的心中,我們願意悔改,於是跟從耶穌,那是起點,並不是終點。
任何信仰或者福音的見證人,我們不論經歷怎麼樣奇妙的心路歷程,榮耀都不是自己的,我們只不過是見證人。
作見證的人,永遠不應該高抬自己,作見證的人只不過是榮耀的神的見證人,我們要聚焦在這一位榮耀的神身上。
走上歧途,那是一個得咒詛的路,傳揚走上歧途的這種假福音的人,也是要受咒詛。那因著這個緣故,所以他要清清楚楚的告訴加拉太教會,什麼是真正的福音、正統的福音、完全的福音。
約瑟的觀點,不是從人間看這件事而已,他是從神的角度來看。
哥哥們覺得父親死了,約瑟會對他們報仇,但是約瑟覺得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全部都在神一手的引導和計劃之中,他怎麼可以代替神來破壞神的計畫呢?現在,假如他對哥哥們下手,那不就是違背了神的心意嗎?於是約瑟用好言相勸,安慰他的哥哥們,讓他們好好在這裡生活,他會奉養他們,不只奉養他們,還奉養他們的下一代。
《創世記》不只是記載神創造天地的重要記錄,更是讓我們看見被造的一切,從無序變成有次序。而這個從沒有次序變成次序的主題,不只是對著所造之物,更是神所造之人。在整個救恩歷史裡面,神也使許多人生的無序,或者失去次序,重回正軌,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創世記》教給我們很多重要的人生功課,記錄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給我們看見,神的救恩永不止息。
「猶大是獅子」這一個祝福的內容深深影響聖經後續的發展,一直貫穿到聖經最後一卷書,那就是《啟示錄》第 5 章也講到猶大的獅子,那講的就是耶穌基督。那麼猶大是獅子,這個支派帶領著將來的君王,大衛王,就是從猶大支派而出的,那麼當然耶穌基督也是大衛王的後代,所以猶大支派有一個特殊的屬靈的傳承。
耶穌基督的福音很可能是從我們的前人留下來的,前人可能會過去,我們卻領受了福氣,我們也多麼應該將福氣傳給下一代,因為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成為前人,福氣繼續流通下去,這就是恩典了。
祝福的時候呢,他的手卻是叉過來的,意思就是右手沒有放在長孫瑪拿西的頭上,反而放在以法蓮的頭上,那麼左手放在老大的頭上。約瑟看了有點不高興了喔!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那經文本身是沒有講理由的,但是能不能讓我們想到雅各自己成長的環境啊?雅各他有個哥哥是以掃,但是最後雅各取了長子的身份,意思就是說,在雅各的一生呢,他親自經歷,他是老二,但是最後卻有長子的身份,所以這一個個人生命的經歷,是不是也願意如此傳承下去,讓約瑟的長子和次子的身份對調呢?
麼雅各老人家去見法老,他做的一件事情真的是令人難以想像,他為法老祝福兩次,一開始和最後。
雅各帶著家人來,是投靠法老的,但是他知道他以人的角度是來投靠法老,但是他的信仰的這一位神卻是超然的。不管我們處在人生的高低階段,在飢荒中也好,在豐富中也好,神永遠超越一切,這是雅各的信仰,所以他來到法老面前,竟然為法老祝福,頭尾都如此做,這是一位深深在信仰中扎根的雅各,經過人生這麼多風雨,這麼多的波折,這麼多的歷練,最後他的信仰,深深知道他不以自己投靠法老而小看自己,因為他知道在他的心中,在他的人生之中,這位神永遠超越一切。
約瑟在歌珊地與父親相見,幾十年不見了,從那一天父親給他穿上彩衣,要他出去找哥哥那一天開始到今天,以前約瑟是一個少年人,現在約瑟已經是埃及法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了;以前單身一個孩子,現在約瑟也有了家庭了;以前約瑟似懂非懂,現在約瑟老成持重,主理國政了!人生真的是改變很快,改變也很大。
,約瑟對他被賣這件事情,有一個重新的定義了,就因為看見家人來買糧食,他就發現其實是神差他早一點來埃及,雖然經歷很多苦難,不過就因為這樣,所以他現在可以拯救家中的饑荒,所以剛剛我們第 8 節所讀的經文就講出這段話的核心,也是約瑟的人生觀,他說:「差我來這裡的不是你們,是神啊!雖然是你們賣我到埃及,不過我所以會來埃及是出於神,在神的掌控之中。」
很多時候,我們在人生之中有一些遭遇,很可能不一定我們希望見到的,正如約瑟被賣到埃及,誰也不想看見,約瑟自己也不想看見,但是用一個更超然的眼光,用一個屬靈的眼光來看,有時候一些不想看見,但是發生的事,正是蘊含著神的美意。約瑟能夠看到這個層面,看見神在饑荒老早發生之前,就安排了他進埃及,使得他的家,當然同時也是埃及地許多的百姓,因此得以存活,這不就是神的美意嗎?人能夠從神的眼光看自己的困境和艱難,那麽常常就因為這樣,化解了我們的艱難了。
猶大跟約瑟的回答,一方面給我們看見,他出發之前跟爸爸的許諾,他必須守住;第二方面我們也看出來,這位哥哥對小弟弟的確是真情,也是關照的,這一點正是約瑟他需要澄清,需要掌握的。假如自己被賣了,那麼哥哥也對他的親弟弟下毒手,或者是不重視,那麼約瑟對待哥哥可能就有另外的安排跟計劃了。現在終於明白了,約瑟一步一步澄清,一步一步找到答案,他感受到他的兄弟有真實的悔改了,他也感受到父親的安好了,他更看見親弟弟的健在了,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