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 吳 榮滁

《約伯記》9:1-35|約伯的辯駁與渴望

人不是上帝啊!那怎麼能夠瞭解上帝的眼光呢?所以要瞭解上帝的眼光,那我們就要盡量去瞭解上帝是誰啦!
面對這一位大能者、創造者,有限的人不可能完全瞭解上帝,所以上帝的眼光或者上帝的標準,怎麼定一個人是否有義,我們不能用我個人的瞭解、體會去定義的。
約伯深深體會這一點,「就算我覺得我有義,我也只能在上帝面前懇求,我不敢承認啦!」因為人不能定義「上帝眼中的義」,我們只能看「我是不是有義!」這是人間的標準,我不能定義「上帝眼中的義」。
面對這位創造者和永恆者,我們的的確確啊,真是非常渺小的,所以在渺小的人生段落裡面,很多事情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不明白、不瞭解、不知道,就算在有限的人生裡面,約伯說:「在我有限的人生裡面,雖然我有罪。」然後呢,「雖然我也能夠努力的去清除我的罪,但是永恆的主看起來,還會讓我下坑。」意思就是上帝的公義標準,絕對不是人間的公義標準啦!那怎麼辦呢? 那人只好謙卑來到主的面前,來祈求主帶領我們的人生。
在苦難的人生之中,不要這麼簡單的把上帝的旨意,用我們的看法來取代。

《約伯記》8:1-22| 比勒達譴責約伯

比勒達的推理呢,其實是非常簡化的,因為苦難其實有很多原因嘛!假如苦難的原因這麼單純,我們就不需要智慧文學,這樣子的探討來探討去嘛,顯然人生中苦難,這個主題不是這麼單純的。比勒達這位朋友呢,就把複雜的人生苦難問題簡化為一個「那就是罪有應得,你犯罪,所以得到這樣的報應,你的兒女犯罪,所以他們也得到報應嘛!」他也一再強調,主是多麼公義的啊,要把這個苦難問題簡化,必須要有個大前提,那就是主是公義的,所以你假如做錯了,於是就得到這樣的懲罰。

《約伯記》7:1-21|渴望在痛苦中得釋

在苦難之中,人當然要訴苦,只不過,訴苦的對象是誰呢?
他說:「我吐露苦情,其實不需要跟人講喔!」他現在吐露苦情,是跟上帝講的。
向主吐露苦情,等待主按著祂公義的決定來帶領我,這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了,那就是在苦難中,我們不應該閉口不言,只不過,當我們表達我們的苦境的時候,你是對誰說,這個是焦點了。約伯向著主說,向著主耶和華說,他的苦情如何如何,他知道他的苦是從主而來的,於是當然就向主說啦!

《約伯記》6:1-30|心事誰人知?

守住聖者的言語的意思就是,聖者當然是指主耶和華了,祂所賜下的言語、主的心意,他仍然持守,雖然在苦難之中,就因為這一個的做法或者說心態,使得苦難中的人仍然有盼望。
約伯提到「聖者的言語」,約伯也提到「人間的言語」,約伯提到人間的言語必須要有公義的基礎,因為公義的言語大有力量。

《約伯記》5:1-27|一廂情願的勸勉

第 4 章、第 5 章綜合起來,那就是:正直人不應該受到懲罰,而你現在受到懲罰了嘛,所以你應該好好反省了。怎麼反省呢?因為這個愚妄人、癡迷人會受到禍害啊,所以禍害是有原因的啊!禍害從哪裡來呢?那當然是從這位公義的神來的啊!神是公義的,那既然神是公義的,祂就不會做錯啊!那現在既然愚妄人、癡迷人受罰,那這個受罰的目的是出於神的管教啊,這個管教呢,是對這樣的人有益的。

總結起來:約伯啊,你現在受到這麼多的苦難喔,好好想一想,是不是有什麼做錯的地方,是不是有什麼愚妄或者癡迷的地方,否則你怎麼會遇到這麼多的難處或懲罰呢?不過約伯啊,就算受懲罰,公義的主所做的也是對你有益的,你應該領受,你應該反省,你也應該悔改。

《約伯記》4:1-21|以利法錯誤的前提

提幔人以利法他對約伯受苦、受難,有一個既定的觀點了,這個觀點其實好多人都有的,那就是:正直人不應該受到這種懲罰,而你現在受到這樣的懲罰,是不是你有罪啊?你不正直啊?你有隱藏的問題!這種邏輯思想呢,其實是跟約伯前面所講的是不同的對嗎?約伯承認神的主權,所以神可以降福,神也可以降禍。得福或者得禍,不見得是跟這個人的正直與否有關,但是以利法雖然婉轉,卻非常清楚表達了他心中對得福得禍、正直與否連在一起了。

《約伯記》3:1-26| 約伯的哀歌

約伯自始至終,到這裡為止,他的心永遠朝向神的,他知道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是耶和華,他也知道耶和華可以賜福,但是耶和華也可以降禍,他瞭解神的主權,但是對一個在苦難中的人,他也希望在神的主權之下,他並不存在,那麼他所經歷的痛苦就不會落在他的身上了,只不過當他這樣講的時候,一方面是表達他的情緒了,但是第二方面呢,其實也遙遙相扣著上一集「神的主權」這個主題。
人的出生,特別提到這裡有光的出現等等,這裡就有一個「創造」的主題了,創造的主權也在上帝的手中,所以人的生命存在與否,也在上帝的手中。既然如此,在生命過程之中,有災難是上帝允許的;既然如此,在生命之中,有生命氣息也是上帝的恩典。約伯一方面在嘆息自己的苦難,但是隱藏著另外一個信息,那就是他也看見生命的盼望。那麼在苦難之中能夠經歷生命的一絲盼望,就讓人有持續的心活下去,有盼望的繼續度過難關。

《約伯記》2:1-13|磨難中的悲苦

約伯說啊:「我們從神得福氣,難道不會從神得禍害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的人生主權啊,完全在神的身上。」神當然像上一集講的,可以賜給我們賞賜,出於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啊!那這裡呢,「雖然我一身是病喔,不過神能賜福,神也有主權降禍的呀!」這個反省,實在是帶給我們無限重要的提醒啦!換句話說,有時候我們對信仰的體會是蒙恩蒙福,於是感謝讚美主,不過約伯對信仰的深刻體會是「主權在主」。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挑戰、困難、疾病的,但是千萬不要以為這樣,主就遠離我們了,主可以賜福,主也容許災禍的降臨。於是就在這樣的一個心思意念之中,約伯忍受了在爐灰中的痛苦。在這一切的試煉之中,約伯的口沒有犯罪,意思就是他仍然持守著他的信心,沒有向主抱怨。

《約伯記》1:13-22|天災人禍的苦難

約伯就起來,剃了頭,帽子也摔了,然後就俯伏在地下拜。他說什麼呢?這段經文非常經典,他說:「主耶和華賞賜,主耶和華也收回。」這豈不是理所當然嗎?從這裡看見,約伯面對這麼大的困難,仍然存著一個敬畏和順服的心。
人面對世上的苦難,包括財物的損失,更包括兒女的死亡,這麼大的苦難,這一位完全又正直的約伯,仍然持守他的信仰,他沒有向主抱怨,反而他用另外一個觀點來看,因為主賞賜,是主的權力,主收回,當然也有祂的主權,這一位完全又正直的約伯在這一次的事件中,他的靈命經過考驗了。

《約伯記》1:1-12|當好人遇見壞事

在全本新舊約聖經裡面,《約伯記》第 1 章、第 2 章,是最清楚直接講出撒但的行為模式的重要記錄,我們繼續看下去就知道啦!然後,主耶和華就問撒但啦:「你從哪裡來?」撒但說:「我在各處走來走去啊!」那麼耶和華再問他:「你有看到我的僕人約伯嗎?」那請注意!下面是主耶和華對約伯的評論喔!祂說:「他完全正直。」中間有逗號的,「完全又正直,你有看見他嗎?」撒但的回答,剛剛我們的經文已經寫得非常清楚了,撒但有一個理論的,他說:「他當然敬畏祢啊!祢對他這麼好啊!那祢對他好,他當然也對祢好嘛!」這就是撒但的理論啦!那麼撒但繼續說:「祢假如喔,把他的這些東西拿走,祢看看他還會不會敬畏祢?」

請注意!剛剛我們所提的,正是撒但對人性的看法。什麼看法呢?「一個人會敬畏主,就是因為主對他好啊!那主對他不好了,你看看他還會不會敬畏祢啊?」這正是撒但的詭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