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tional
每日靈修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 1:1-2
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
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
《耶利米書》44:1-14|第56集|求平安卻沒平安
一個遵循神旨意的人,不只要瞭解神的心意,更應該切實的跟從。
每個人都樂意居住在家鄉安穩度日,不過這一群猶大人無法留在猶大地,他們認為戰爭的來臨,威脅了他們的生命安全,於是以為躲在埃及地就能躲過災殃。不過真正能躲過災殃的,不只是地理的變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改變,就是心裡真正的悔改歸向神。神無所不在,就算躲到埃及地,這一種審判也是會隨之而來,因此,人希望藉著一個外在環境的轉變,帶來人生的轉變,這種思維其實應該修改,真正的人生的轉變,必須首先從心裡發出,於是當我們的心轉變、轉回歸向神的時候,我們人生的路就有出路了。
尋找平安必須從心裡歸向神開始,當我們的心中有了與神和好、帶來的平安,人生就有一條又新又活的出路了。
《耶利米書》43:1-13|第55集|想避禍卻惹了禍
人生常常會遇到一些困境,這些困境出現的時候,當然我們可以運用神給我們的智慧、知識、謀略,來面對人生的困境。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困境之中,尋求神的指引。因為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神的謀略肯定比人的謀略更高瞻遠矚、更完美。所以當一個人願意跟隨神的時候,求神的智慧加在我們身上,於是我們所做的決定是合神心意的決定。
謊言這件事情是非常微妙的,常常發生的一個現象:自己說謊的人,往往會說別人說謊。這個謊言和神言之間,耶利米要傳講的是神言,但是約哈難以及他的眾人,並不願意接納神透過耶利米向他們所說的神言,於是他們要把自己這種拒絕神的心態合理化。於是就告訴耶利米:你說謊了,神並沒有這樣講。
謊言和神言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人的心態。人願意不願意誠誠實實、謙謙卑卑領受神的旨意,這個態度,就決定了這個人是不是會用行動來跟隨神。
《耶利米書》42:1-22|第54集|假尋求真悖逆
一個人怎麼面對盟約的主,除了從他們所說的話之外呢,更重要的是看看他們所做的是什麼。
有時候我們一直覺得我們不明白神的心意,其實神的心意並非難尋的,好多原則都已經記載在聖經之中的。當然人生有好多特殊性或個別性的遭遇,只要我們還是專心尋求神的帶領,神的心意一定會顯明的。
《耶利米書》41:1-18|第53集|基大利死後紛擾
約哈難現在得勢了,約哈難把以實瑪利所擄去的人全部奪回來了,似乎約哈難可以有一番跟從神的作為,不過,一個人的外在行為有時候並沒有完全反映他的內心世界,其實他心中充滿了懼怕,因為他知道剛剛發生的事情,以實瑪利把巴比倫王所立的省長給殺了,巴比倫王會不會生氣?雖然不是出於他的手,但是巴比倫王生起氣來可是要討罪的。於是約哈難因為畏懼巴比倫王,他就有一個心願想往埃及地去,投靠埃及。
《耶利米書》40:1-16|第52集|亡國的餘波蕩漾
忠心事奉主的僕人,在人生抉擇的時候到底要怎麼抉擇呢?耶利米所做的抉擇是要留下來,讓剩下的百姓仍然聽到神的話語。
在黑暗的世代,到底人從哪裡找到一線曙光呢?只有從神的話中!耶利米就是堅持行在神的光中、走在神的話中、跟隨神的旨意,所以他在黑暗中找到一條人生的路,他也因著這樣,幫助周圍的人。
《耶利米書》39:1-18|第51集|浩劫後的倖存者
一個人尊重神的話語,一個人尊重神的僕人,神也尊重他們。
看重神的道,也尊重神的僕人,於是因著神的僕人傳揚神的道,尊重神的道,尊重傳揚的人,使我們因此也蒙受神的恩典和眷佑。
《耶利米書》38:1-28|第50集|西底家最後的機會
尋求神的旨意,當我們尋求到了,我們就應該決志跟從。神給人機會,當我們領受這個機會,這個恩典的時候,讓我們掌握這個機會,於是神給的機會就在我們的生命中,給我們一個翻轉,給我們一個更新,我們就可以快跑而行。
《耶利米書》37:1-21|第49集|西底家的執迷不悟
一個人心中不想改變啊,但是口中一再去尋找神啊!這樣子的尋找是沒有好結果的,因為一個人真心尋找神,是尋找了主的旨意之後就要遵行的,而不是千尋萬尋,就是希望聽到對自己有利或者自己喜歡聽的話。
神的旨意超過人的旨意,神的道路也高過人的道路,我們是應該去尋找神的旨意的,不過大前提是,一旦尋找到神的旨意,我們是不是願意跟從呢?若是我們願意跟從神的帶領,神的帶領一定顯明在我們的心中。
《耶利米書》36:1-32|第48集|約雅敬自取滅亡
神的話語有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警醒人的心,使人願意回轉。
神的話語安定在天,永不改變。不要以為把書卷燒掉了,就可以毀滅神的話語和旨意喔,因為神可以再造一卷。
神的道寫下來只有一個目的,讓人歸向真理、回到真道、走在正軌。於是,我們的人生就在真理的光照之下,有一個新的開始、新的方向,和新的結局。
《耶利米書》35:1-19|第47集|忠信的利甲族人
兩個對比,一個是利甲族人遵守祖先的交代,另外一邊當然就是當時的猶大人卻違背神的律法,兩相比較,耶利米透過邀請利甲族人喝酒,他們拒絕喝酒,遵守律例這一個事件,襯托出神的百姓是可以遵守律法,但是他們選擇不遵守,這是神審判他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