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tional

每日靈修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 1:1-2

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
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

《以弗所書》2:1-22|第3集|祂要建立教會

今世的風俗、黑暗勢力的領袖—魔鬼,和肉體的私慾,個個都不懷好意,慫恿我們去過罪惡的生活。在這三方夾擊之下,人是沒有反抗能力的,就像一片落葉,若在湍急的河流當中,只能隨著水流飄。當我們被這三股力量帶著走,自然活出的是上帝看為不義的生命,在上帝這位公義審判官面前,是要被處罰的,是要被降罪的。聖經將這些該受刑罰之人稱為「可怒之子」,被三面夾攻的人們本來是沒有救的。
人如何得救?「本乎恩,因著信」。「恩」,上帝的恩典不是我們賺取的;「信」,就是對耶穌的全然信靠和跟從。這不是出於自己,也不是出於行為,我們沒有可誇口之處。我們是上帝的工作,或者是傑作,我們是上帝手中的藝術品,上帝是主動的,我們是被動的。我們雖不因為好行為而得救,但上帝是預備要我們行善的。好行為不使我們得救,但得救的生命帶出好行為。

點擊進入靈修

《以弗所書》1:15-23|第2集|一項重要的禱告

基督徒應該要知道這三樣東西:(1)、上帝的恩召有何等指望;(2)、上帝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3)、上帝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這三樣東西,為了讓我們記得起來,在這裡把它們縮減為:(1)、盼望;(2)、價值;(3)、大力。

點擊進入靈修

《以弗所書》1:1-14|第1集|藉基督得祝福

我們應當將頌讚歸給上帝,因為祂在基督裡,賜給我們各樣屬靈的福氣。
「頌讚」、「在基督裡」、「福氣」這三個東西正好是今天的重點,而且它們三個之間,存在著一個關聯性,「在基督裡」的人們得著各樣屬靈的「福氣」,這些有福的人們將「頌讚」歸給神。
「在基督裡的人們」是誰呢?這要回到很久很久… 很久以前,上帝在創立世界以前就有的計畫,上帝揀選在愛中,預定人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這些人們藉著這愛子耶穌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赦免。這些人將要得著從上帝來的基業,這些人到底是誰呢?就是那聽見福音,信了基督的人們。這些在基督裡的人們,得著哪些屬靈的福氣呢?他們被揀選,要成為聖潔無有瑕疵;他們蒙上帝的愛,得著上帝子女的名分;這些人們得蒙救贖,過犯得赦免;這些人受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印記代表他們是屬上帝的;那些受了聖靈的人們,將在未來得著完整的基業。目前在基督裡的人,有聖靈內住,但這只是訂金,將來將得著完整的基業。

點擊進入靈修

《馬可福音》16:9-20|第44集|信或不信差別甚大

耶穌要傳承大使命給門徒,而這個大使命也分成四個要素。
第一個就是要傳福音給萬民,或者是受造之物來聽。
第二個要素是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
第三個要素是信的人必有神蹟。
第四個要素,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好了。
就像耶穌在福音書裡面的記載,告訴門徒要到其他鄉村傳道,因為祂來正是為此。也願我們能夠積極傳揚福音,因為我們得救正是為此。

點擊進入靈修

《馬可福音》15:42-16:8|第43集|屍首埋葬死裡復活

就像第一個約瑟對耶穌的生沒有角色,第二個約瑟對耶穌的復活也沒有角色,但他們一在生命的起源,一在生命的盡頭,都克盡了他們的職責:(第一個) 去把她給娶過來、(第二個) 去把衪的屍首取下來。神透過兩個約瑟巧妙地敘事,筆耕了耶穌的一生,事實上衪也正在撰寫我們的故事,讓我們的故事也是值得神所喜悅的。

點擊進入靈修

《馬可福音》15:29-41|第42集|忍受離棄完成使命

神所做的是耶穌的命定,祂讓耶穌的受死,是為了要救贖所有眾人。
我們既因信稱義,我們就可在主耶穌基督裡面得到與神相合的機會,而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就不至於羞恥,這是因為神透過聖靈,將祂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點擊進入靈修

《馬可福音》15:1-20|第40集|順應民意枉顧正義

祭司長們的嫉妒,連彼拉多都可以看得出來。彼拉多他做為羅馬的官是不被猶太人所接受的,為了要討好猶太人,他因此制定了一個習俗,就是在像逾越節這樣一個節慶的時候,他會特赦一個反彼拉多政權的政治犯。以當時的情境,耶穌所遇到的狀況,基本上應該不會是要釋放巴拉巴的。為什麼?巴拉巴是一個反耶路撒冷的政治犯 (並非反彼拉多),祭司長卻要用這個反耶路撒冷人的政治犯,來換取褻瀆神的這個耶穌。所以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彼拉多為了要討好猶太人這些宗教領袖,他也就如此辦。

點擊進入靈修

《馬可福音》14:53-72|第39集|此側受審彼端背叛

這個控訴最重要的就是說:「因耶穌說我要拆毀這人手所造的殿」。而耶穌的回答是:「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祂自稱的彌賽亞並不致死的。
重點就在於「我要拆毀這人手所造的殿」,是真的是耶穌如此說的嗎?大祭司因為這樣的回答、見證、假的訴說,他原來應當要為耶穌辯護的,卻在這裡直指祂僭越褻瀆,所以他直接判耶穌死刑。誠如我們剛剛所說的,死刑是要公會,或者甚至是要羅馬的長官,如我們所知道的彼拉多來判定的,而不是大祭司。
耶穌所遇到的情境,正是《以賽亞書》所描寫的景況,那一切只因祂自稱彌賽亞。但是祂卻能夠在死後復活,把一切的仇敵都放在祂的腳下,因為祂成立了新約的救贖。祂的唾面被辱是為了救贖我們,也期待祂的門徒以及我們都能夠學習,為了那個命定而擺上自己的耶穌。雖然祂被人所譏、也被人所辱,但祂一切在所不惜。

點擊進入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