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tional
每日靈修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 1:1-2
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
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

《箴言》2:1-22|第05集|搜求智慧如珍寶
我們的確是可以透過文字書籍、智者前輩,來汲取許多豐富的人生經驗和道理,不過,屬天的智慧就在上帝自己的話語裡。聖經裡面的《箴言》就好比那一份真正的藏寶圖,尋求智慧的人就像尋寶人,依循藏寶圖,尋覓寶藏真正的所在地,尋尋覓覓,不斷挖掘,最終發現智慧這個寶藏的所在地是在哪裡?智慧這個寶藏就在上帝那邊。

《箴言》1:20-33|第04集|智慧的呼聲
不肯聽從智慧的教導、離棄智慧的勸誡的人要小心了!拒絕智慧的終局是走向羞辱和滅亡,到了那個時候,就算再呼求神,也是為時已晚,將是無法挽回、後悔莫及的局面,懊悔回頭也來不及了。不敬畏上帝、藐視智慧的人,必將作繭自縛、自食惡果。這是極為嚴重的後果,這一段警惕我們切勿冥頑不靈、執迷不悟,當要敬畏上帝,順從真理的智慧。

《箴言》1:8-19|第03集|家庭教育的起點
惡人以權勢和富貴來誘惑年幼無知之人,甚至將自己比喻為陰間,要將無辜的人活活吞下,以奪得各樣的寶物,跟大夥兒一起分。惡人以不勞而獲的不義之財來引誘年輕人,年幼無知的人正處於尋找身分認同的階段,特別需要同儕的認同和接納,一旦進入不良的組織幫派,好像飛鳥看見網羅陷阱,非但不躲避,反而還投身飛入陷阱,如同飛蛾撲火,最終是賠上自己的命。

《箴言》1:2-7|第02集|箴言的目的
第 4 節:「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第 5 節:「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箴言》的教導,要幫助人更加成長、成熟。不論是思想單純、容易受騙的人、年少缺乏社會經驗的人、有豐富生活智慧經驗的人、或是精明聰穎、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上帝透過《箴言》,都有話語要對每個人說。
第 7 節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上帝是一切知識智慧的源頭,我們要到祂那邊尋求。向神尋求知識智慧的人,需要有敬畏的心;來到聖潔的上帝面前,有敬而生畏的態度,完全的謙卑,完全的降服。「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

《箴言》1:1, 10:1, 25:1-3, 31:1|給聖約的子民
雅各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這一個盟約系統的傳承者,所以當我們提到以色列的時候,馬上能想到的是上帝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曾經立約的。盟約成為《箴言》寫作的一個非常重要切入點,我們必須要用盟約的觀念來讀《箴言》。

《民數記》35:9-36:13|第50集|困境中保留生路
主耶和華很看重流人血的這一個罪責,因為主耶和華要與以色列人同在,而主是聖潔的主,所以與聖潔的主同在的這群百姓也必須聖潔。而殺人,流人血的時候,這片土地就被玷污了,所以主耶和華非常看重人的生命價值,因為聖潔的主耶和華不能夠與因為血而玷污的土地同在,與這群百姓同在。所以,當百姓要祈求與主耶和華同在,他們必須潔淨自己。
我們必須看重主所賜給我們的恩賜,不要等閒視之。這個恩賜,可能是救恩的寶貴,可能是事奉的能力,可能是上帝在我們人生中所舖陳的種種遭遇,都是出於賜恩的主,因此我們要看重主所給我們的,好好的傳承,好好的發揮,也好好的使用。

《民數記》35:1-8|第49集|利未人之城
我們看見上帝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因為利未人是事奉上帝的人,他們不是聚集在一起,他們是散居在各地,換句話說,因著他們在不同地方都有居住的城邑,於是在城邑周圍的各個支派的百姓就很容易地可以得到利未人在信仰上的指導,或者在上帝典章律法上的指引。
所有的屬靈領袖,不是離開百姓,群聚在一起,所有的屬靈領袖應該進入到肢體的生活之中,照顧肢體、帶領肢體、幫助肢體,這豈不是今天教會時代,上帝對各個教會的一種奇妙的光照和指引嗎?

《民數記》34:1-29|第48集|不落空的應許
土地分配在任何國家都是一件非常困難、挑戰的事情。不過,上帝使用了摩西,透過摩西,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把這一件土地分配的重責大任交代清楚了。在我們的人生之中,土地往往代表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人生的開始。我們說成家立室,意思就是有了地業,有了家業,於是人生就有一個根據地了。
以色列民族他們將要有一個根據地,這個根據地從上帝而來的。在所有的記錄裡面,我們也看見,土地的所有權是屬於上帝,這一個是所有國家土地改革的這種政策裡面所沒有的,出於上帝的智慧真是超越了人間的智慧。

《民數記》33:1-56|第47集|進迦南前的警戒
人生活在時間、空間之中,於是時間、空間刻劃了人間。我們看到這裡的地名,有一些充滿了喜樂的回憶,有一些是神審判他們的回憶,有一些是高潮,有一些是低谷,其實這真是一個人生的縮影。不論高潮,不論低谷,繼續往前走。

《民數記》32:1-42|第46集|人的計算並非上算
從人的角度看,似乎他們是先馳得點,先把一片美好的土地得到了,於是就先在這裡建立家園。看起來是非常上算的,但是以後的歷史給我們看見,就因為這兩個半支派,和其他的過河之後在迦南地建立家園的支派,有一條河隔著,他們越來越生疏,距離越來越遠,而且這兩個半支派,因著沒有約旦河的保護,他們也經常受到外族人的干擾。到底人的計算上算,還是根據上帝的心意而行更上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