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tional
每日靈修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 1:1-2
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
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

《箴言》1:2-7|第02集|箴言的目的
第 4 節:「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第 5 節:「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箴言》的教導,要幫助人更加成長、成熟。不論是思想單純、容易受騙的人、年少缺乏社會經驗的人、有豐富生活智慧經驗的人、或是精明聰穎、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上帝透過《箴言》,都有話語要對每個人說。
第 7 節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上帝是一切知識智慧的源頭,我們要到祂那邊尋求。向神尋求知識智慧的人,需要有敬畏的心;來到聖潔的上帝面前,有敬而生畏的態度,完全的謙卑,完全的降服。「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

《箴言》1:1, 10:1, 25:1-3, 31:1|給聖約的子民
雅各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這一個盟約系統的傳承者,所以當我們提到以色列的時候,馬上能想到的是上帝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曾經立約的。盟約成為《箴言》寫作的一個非常重要切入點,我們必須要用盟約的觀念來讀《箴言》。

《民數記》35:9-36:13|第50集|困境中保留生路
主耶和華很看重流人血的這一個罪責,因為主耶和華要與以色列人同在,而主是聖潔的主,所以與聖潔的主同在的這群百姓也必須聖潔。而殺人,流人血的時候,這片土地就被玷污了,所以主耶和華非常看重人的生命價值,因為聖潔的主耶和華不能夠與因為血而玷污的土地同在,與這群百姓同在。所以,當百姓要祈求與主耶和華同在,他們必須潔淨自己。
我們必須看重主所賜給我們的恩賜,不要等閒視之。這個恩賜,可能是救恩的寶貴,可能是事奉的能力,可能是上帝在我們人生中所舖陳的種種遭遇,都是出於賜恩的主,因此我們要看重主所給我們的,好好的傳承,好好的發揮,也好好的使用。

《民數記》35:1-8|第49集|利未人之城
我們看見上帝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因為利未人是事奉上帝的人,他們不是聚集在一起,他們是散居在各地,換句話說,因著他們在不同地方都有居住的城邑,於是在城邑周圍的各個支派的百姓就很容易地可以得到利未人在信仰上的指導,或者在上帝典章律法上的指引。
所有的屬靈領袖,不是離開百姓,群聚在一起,所有的屬靈領袖應該進入到肢體的生活之中,照顧肢體、帶領肢體、幫助肢體,這豈不是今天教會時代,上帝對各個教會的一種奇妙的光照和指引嗎?

《民數記》34:1-29|第48集|不落空的應許
土地分配在任何國家都是一件非常困難、挑戰的事情。不過,上帝使用了摩西,透過摩西,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把這一件土地分配的重責大任交代清楚了。在我們的人生之中,土地往往代表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人生的開始。我們說成家立室,意思就是有了地業,有了家業,於是人生就有一個根據地了。
以色列民族他們將要有一個根據地,這個根據地從上帝而來的。在所有的記錄裡面,我們也看見,土地的所有權是屬於上帝,這一個是所有國家土地改革的這種政策裡面所沒有的,出於上帝的智慧真是超越了人間的智慧。

《民數記》33:1-56|第47集|進迦南前的警戒
人生活在時間、空間之中,於是時間、空間刻劃了人間。我們看到這裡的地名,有一些充滿了喜樂的回憶,有一些是神審判他們的回憶,有一些是高潮,有一些是低谷,其實這真是一個人生的縮影。不論高潮,不論低谷,繼續往前走。

《民數記》32:1-42|第46集|人的計算並非上算
從人的角度看,似乎他們是先馳得點,先把一片美好的土地得到了,於是就先在這裡建立家園。看起來是非常上算的,但是以後的歷史給我們看見,就因為這兩個半支派,和其他的過河之後在迦南地建立家園的支派,有一條河隔著,他們越來越生疏,距離越來越遠,而且這兩個半支派,因著沒有約旦河的保護,他們也經常受到外族人的干擾。到底人的計算上算,還是根據上帝的心意而行更上算呢?

《民數記》31:1-54|第45集|務要抵擋罪酵
在《創世記》第 15 章裡面,主耶和華與亞伯拉罕立約,要他的子孫多如海邊的沙、天上的星… 等等,不過也的確清楚的告訴亞伯拉罕,將來他們的子孫要在一個國家受奴役,指的當然就是埃及了,他們要在那裡受奴役四百年,之後主耶和華帶領他們離開,那指的當然就是出埃及了。為什麼呢?因為亞伯拉罕得到應許之地,就是迦南地,但是主要帶領他們離開一段時間,到了埃及受苦四百年,因為在迦南地的民族他們作惡,但是作惡還沒有惡貫滿盈。
當有這一個舊約《創世記》的背景,我們就明白了其實迦南地當地的民族是不斷行惡的,主給他們一個悔改的機會,多久呢?四百年!不過看起來這四百年這些民族並沒有真正離開他們罪惡的行為,所以四百年到了,主所給的寬限已經到了,於是這個時候亞伯拉罕的後裔,那就是摩西所帶領的這群以色列人,就要重回主所給亞伯拉罕應許之地,就是迦南地,於是得迦南地的過程中,主的心意就必須實踐,以色列人拿回主所給他的迦南地。
這個過程,主已經給當地百姓、當地的外邦民族悔改的機會,只不過他們沒有抓住機會,最後失去了得救的機會,而這個背景也提醒了我們,我們應該抓住機會,趕快回到主面前。

《民數記》30:1-16|第44集|謹慎口所出的話
人向主表明自己的心意是一件非常謹慎的事情,我們非常嚴肅的面對。
今天在教會生活之中,我們也會有類似的表達,我們向主禱告,我們說:主若是祢帶領我這樣這樣,我將來就要如何如何報答主,這就是一種的許願。不過,這種向主的承諾或者許願,假如我們只是信口開河,那就是一個非常不謹慎的態度,我們要非常謹慎,許了願就要還願,向主的承諾就要完成。

《民數記》28:16-29:40|第43集|節慶中的美祭
這些規定,是摩西還沒有發起軍事行動、還沒有進入迦南地、還沒有得到產業之前,主耶和華所規定的。那麼這暗示著什麼呢?暗示著將來他們進入迦南美地之後,他們會有非常豐盛的收成,或者是非常豐盛的產業,不然怎麼能夠維繫這一套非常龐大的獻祭系統呢?所以,當主向百姓多要的時候,肯定主在之前,已經多給了百姓。
在進入迦南之前的獻祭規定,不是要加重百姓的負擔,而是讓百姓充滿進迦南,大大蒙福的盼望。
經歷救恩,我們應該憑信心,將我們該獻的獻給主,而最大的獻祭就是全人的活祭,我們整個人都屬於主。既然這樣,我們就憑信心走上這一條奔向天上迦南美地的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