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10:35-52|第28集|門徒昏昧瞎子看見

江瑞祥 傳道: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歡迎再次回到《馬可福音》研經釋義,我們今天要進入到是第 10 章的最後一個半段,35 到 52 節的經文。首先我們來恭讀 35 節的經文:

《馬可福音》10:35-45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祢甚麼,願祢給我們做。」耶穌說:「要我給你們做甚麼?」他們說:「賜我們在祢的榮耀裡,一個坐在祢右邊,一個坐在祢左邊。」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雅各、約翰。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我們看到耶穌的生命歷程,祂事實上就像一個消防員,或是我們所熟悉的急難救助員,這兩個職分都是奔向危險。耶穌也從國度降臨到人世當中,為要救贖我們的生命。因為就像《猶大書》1 章 23 節所說的,「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所以耶穌就在搶救我們!

而耶穌在當時的世代裡面就是要搶救猶太人,當然祂也要救贖外邦人。祂就像消防員、就像急救員奔向危險,而祂在奔向危險的過程當中,我們從經文裡面可以看到,門徒事實上是在害怕當中的。不過,雅各跟約翰提起了一個相當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就是誰大誰小。而在這裡面耶穌就回答了:「我所喝的杯,你們也將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將受。」這是耶穌所提出來的苦難之杯、死亡之洗。

耶穌問了:「你們能受嗎?」門徒回答:「我們能。」門徒事實上還期待的是他們能夠坐在耶穌的左右得到榮耀。不過耶穌的回答卻是透過祂所要喝的杯、祂所要受的洗,提供了死亡給他們,這是門徒所無法想像的,但耶穌是有預表的,當然門徒也的確稱呼他們的回答「他們能」!

  • 雅各是第一位殉道的門徒;
  • 彼得在羅馬被倒釘死十架;
  • 安德烈跟拿但業也被釘十字架,分別在小亞細亞跟亞美尼亞;
  • 馬太是在衣索匹亞被劍刺身死亡;
  • 小雅各在敘利亞受到石刑;
  • 多馬在印度遭到戟刺而死亡;
  • 腓力更是在迦太基被斬首示眾;
  • 奮銳黨的西門跟達太就死在波斯;
  • 接替猶大的馬提亞也是在敘利亞被石刑而且被斬首;
  • 約翰險死在羅馬的油鍋當中;
  • 保羅更也是被斬首在羅馬。

各位弟兄姊妹,門徒期待坐在左右,耶穌卻提供了死亡,他們就像他們的回答一樣「我們能!」他們也願受耶穌所提供給他們的死亡。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正是像耶穌一樣,為了福音他們願意捨命,像那消防員、像那急救員一樣奔向危險。

而坐左右,耶穌卻回答需要由預備之人來決定的,那這個決定,從動詞的角度是一個關身動詞,也是由預備的人自己來決定,就像我自己穿上衣服。但這裡面並沒有特定指的是誰,是耶穌?還是父神?從很多的神學觀點,我們會知道是父神,不過在這裡面的確在原文上面沒有特別的指名。

但耶穌卻特別指出了,如果你要爭大,那你就要變成用人;如果你要爭首,你就要變成奴僕。在爭大裡面變成用人,事實上這個原文,一般我們可以瞭解的是執事,不過,它更像是差役。所以你我爭大是變成差役,你如果爭首是變為奴僕。而用人或者是差役,以及奴僕,都是一般家庭裡面最低階的家僕,最高階的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約瑟,他是波堤乏家裡面的管家。

耶穌在這裡面教導是要門徒做最小的。因為當耶穌來到我們人世當中的時候,是沒有人服侍祂的,所以祂說了:「人子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耶穌事實上使自己成為差役來服事人。

而他更也提到了耶穌來,祂更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在 45 節的經文裡面看到這個贖價是一個 death payment,是一個生命的贖價,就像《出埃及記》的 21 章 28 到 30 節所提出來的,當一隻牛不小心刺死人,那他的主人就要償命,或者要付相同的生命的贖價。《出埃及記》的 30 章 12 節也提到,「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耶穌在這裡所做的、所提醒的,正是祂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

耶穌祂的道成肉身是為了服事人,並且用生命贖價來克盡祂的赴湯蹈火的這個職責,祂一切在所不惜,當然是僕人的表率,當然祂也就成為大。事實上祂本來就是大的,就像保羅所提到的在《提摩太後書》 4 章 6 到 8 節的相關經文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提摩太後書》4:7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不過,保羅更提到: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他要按著公義審判、受主的審判;那日要賜給我的也要賜給眾人,因為他要得到的是公義的冠冕。耶穌在這裡面所提到的正是捨命做贖價,即便被澆奠、即便要離世,祂仍然願意附上那個代價。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呼召作為僕人,事實上就像一個急救員,是要救拔身心靈沉重的這些人,曾經在講道當中提出了一個名詞「你很重要」,就是「你很『重』,我也『要』」。讓我們在這當中,在救拔的過程裡面服侍神、也服事人,當然就能夠榮神益人。

接下來我們要看到的是另外不同的一個故事,是醫治底買的兒子的一個情節。46 節的經文如此記載:

《馬可福音》10:46-52
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大聲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哪,可憐我吧!」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祂叫你啦。」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裡。耶穌說:「要我為你做甚麼?」瞎子說:「拉波尼(就是夫子),我要能看見。」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名字會不會也影響我們的一生?當然我們在為子女命名的時候都有這樣的期待。像亞伯拉罕,他是多國之父,不過他曾經一度無子;拿俄米事實上是喜樂的意思,但是她卻喪夫、喪子。故事裡面的一個主人翁「巴底買」,指的就是「底買的兒子」,從希伯來文我們可以看到,他指的就是 timai/Τιμαῖ 的兒子,而 timai/Τιμαῖ 原文是「榮耀」,所以,巴底買,也就是底買的兒子,他指的是榮耀之子。不過他卻因為失明自甘乞討,是辜負了他的名字。不過他的聲音非常宏亮,而且他並不是天生失明的。51 節裡面「我要能看見」,如果從原文ἀναβλέπω/anablepó,指的就是「再看見」。那所以他不是天生失明,預表的就是他曾經有那一度的榮耀,不過也許不知道什麼樣的情事,他現在自甘乞討,知道是因為他失明了。

而耶穌在這個故事裡面就教導了祂醫治了失明的,而且祂重建了失明的人的信心,因為他在得到醫治之後,他是跟隨耶穌到了耶路撒冷,他成為耶穌的跟隨者之一,他的確回到了他的名字「榮耀之子」的情境裡面。

底買的兒子 — 巴底買,他的信心跟進是非同小可的,因為他兩度的喊叫,而且他丟下了他的衣服,這個衣服正是可以保護他的,就形同他丟下了一切老我的包袱,丟下他的老我,走到耶穌那裡。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是不是也願意丟下我們的老我,走到耶穌那裡?讓祂醫治我們過去在老我的這些痛苦、苦難,讓祂可以重建我們對祂的信靠。巴底買「喊叫」、「丟下」、「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裡去」,他即便失明、失去了他原有名字所帶來的榮耀,但是他願意把他所剩下的仍然為主所用,所以他「喊叫」、他「丟下」、他「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裡去」。

曾經失去,但是也因為他的信靠,再次得到主在這個名字上面所賦予他的榮耀,他跟著耶穌到了耶路撒冷,重回榮耀之子。讓我們也有這樣的心智,即便在過往日子裡面我們曾經失明、我們曾經失志,但是因為相信耶穌,我們願意丟下老我走到耶穌那裡去,重回耶穌所賜給我們曾有的榮耀。

願神祝福各位!

經文:馬可福音 10:35-52

35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給我們做。」 36耶穌說:「要我給你們做甚麼?」 37他們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裏,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38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 39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40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 41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雅各、約翰。 42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 43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44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 45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46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 47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着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48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大聲喊着說:「大衛的子孫哪,可憐我吧!」 49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啦。」 50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裏。 51耶穌說:「要我為你做甚麼?」瞎子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 52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