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

《列王紀上》22:29-40|第43集|亞哈的輓歌

人的計謀常常想得很周到,不過只要神的心意如此,人是抵擋不了神屬天的安排的。亞哈王以為可以逃過一劫,但是這一支箭就這樣子無緣無故、不偏不倚的射入他的身體,使他傷重而死。人能誇口嗎?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智慧周全,不過神的智慧永遠高過人的智慧,神的道路也永遠高過人的道路。

《列王紀上》22:1-9|第41集|南北國軍事聯盟

找先知,要找對先知啊!約沙法王提醒亞哈要找耶和華的先知。這個世界上,自稱先知的人太多了,但是他們真的是從神而來嗎?
求主給我們智慧,讓我們分清楚,從神而來的先知,還是人自己稱自己為先知。從神而來的先知,必定會帶來神的話語,用現在的角度看,出於神的先知,必定講聖經中神的道。

《列王紀上》21:17-29|第40集|預告亞哈的下場

亞哈王不只因為奪了人家的地,殺了人家的命,更是因為他在信仰上,已經帶領百姓走歪路啦,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行為上走偏差的時候,常常那只是表面的罪行,而深刻的內心的罪的根源更為重要。
神的公義會顯明的,亞哈一點點的改變,帶來神對他特別的施恩,這就是憐憫人的神,但是人所做的錯誤,仍然必須面對公正的審判,這就是聖經的原則。

《列王紀上》21:7-16|第39集|拿伯之死

人為了一個自己的喜好,就做出這樣子不合神心意,傷天害理的事,其實在人類歷史裡面,這一個小小的事件也非常的典型啊。
公義與不公義,不能夠只從我們短暫的觀點來決定。那麼在人生這麼多不公義的奧秘事件裡面,有時候我們真的要放寬我們眼光,不是用今時或者這一刻來決定公義與否。公義的出現在於神,一定會出現的。

《列王紀上》21:1-6|第38集|拿伯的葡萄園

《詩篇》42、43篇嗎?那兩篇詩經常出現一句話「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對,詩人就是用這種態度來面對憂悶的心情,憂悶,必須人自己與自己對話;憂悶,也必須人與神對話。就在與自己對話,與神的對話的這個的表達之中,人慢慢就能夠從憂悶中出來。《詩篇》42、43 篇最後的憂悶的解決方法,就是我來到神喜樂的祭壇那裡,於是人看到自己的有限,就來到祭壇親近神,憂悶自然就能解決。
今天讓我們思考:我們是不是人生中也有悶悶不樂的時候呢?當這樣的情緒出現,求主引導我們,讓我們朝向神,也朝向我們的內心,自己與自己對話,自己與神對話,從憂悶之中出來,就可以重新得力。

《列王紀上》20:22-43|第37集|縱虎歸山留後患

最後亞哈王竟然把他的敵人放回去。這樣的一個戰局的轉變,實在是令人猜不透,第一、神的工作超過人所想的,所以亞蘭王雖然有大軍壓境,以色列人仍然戰勝;第二、亞哈王明明知道那是欺負他的亞蘭王,但是他卻放了他回去,這一點其實看出亞哈王有一種婦人之仁,卻沒有辦法將敵國,就在這個時刻,能夠完全的壓制。
我們應該去明白神的心意,按照神的心意,行事為人,那麼我們就能夠走在神的心意裡面,並且因此而蒙福。

《列王紀上》19:3-21|第35集|以利亞重新出發

假如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重啦,這樣子的話呢,我們就覺得只有我在事奉,所以他說先知只剩下我一個啦,單傳就在我身上啦,我死了就沒有啦。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神一方面要以利亞繼續扮演先知的角色,膏立國王,一方面告訴以利亞,你要有傳承接班人啊,叫做以利沙。更重要的,其實神自己保留了七千個先知啊,這些先知是忠心於神,沒有跟巴力有任何關係的。以利亞以為全世界只剩下他一個先知啦,但是神告訴他,其實神自己保留了七千個先知啊。前面我們看到這個亞哈王的家宰保留了一百個是嗎?其實不只啊,神的工作超過人所能做的,神保留了七千個先知,於是以利亞看見,修正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就按照神的旨意。後面的經文就接續了他選拔了以利沙來作他的接班人啦。
我們的事奉不是聚焦在自己的身上,讓我們舉目仰望耶穌,我們一切事奉的工作都是為主而作。有了這個認知,我們事奉是依靠神而行,而不是關注自己,這樣就比較不會低潮,甚至沮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