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罪受苦的城(耶利米哀歌4章1~12節)

詩人回首耶路撒冷城的景況,不禁又像在第一章及第二章的開頭一樣,發出「唉呀!」「何竟」的苦嘆。因為原本以為神已經聽了禱告,以為神給了盼望,以為會從痛苦中轉為歡喜快樂的情境。但沒想到詩人此刻又把大家帶回現實狀況,其實那是個滿目瘡痍,慘不忍睹的景象。本段經文用了許多強烈對比的字眼,在描述原本耶路撒冷城、聖殿及猶大百姓們的繁榮與富庶,卻與現在呈現截然不同的狀態。

聖殿原被珍貴的黃金所裝飾但現在「黃金竟然無光」,可能被火燒過或是被敵人搜刮一空,以致「純金竟然變色」。聖殿裏或者是祭司衣袍上的寶石,卻好像「石頭散落在街上」。住在錫安聖城的那些精英份子,本來是備受重視,像「精金」一樣被對待,但現在卻被視為最普通的「瓦瓶」。當時環境應該是食物及水份嚴重不足,以致猶大婦女沒有足夠的奶乳養自己的孩子,連「孩童求餅,卻無人擘給他們」。那些原本的皇室貴族,都是吃著「美好食物」、穿著「朱紅衣裳長大」,或像「錫安的拿細耳人」他們面貌原本是潔白,身體「比寶石更紅,身軀之美如藍寶石」的俊美,過著舒適生活的。如今卻淪落住在垃圾場中,或需要在垃圾堆中找食物,面貌變得「比煤炭更黑,在街上無人認識」,身體也可能因著飢餓,變得「皮膚貼骨頭」,瘦得像「槁木」,真的其慘無比。這群原本是尊貴、有特殊身份、被分別的一群人,現在卻變成了卑賤之人。

詩人又把耶路撒冷城與所多瑪城做對比,猶大百姓都很清楚所多瑪城當年的遭遇,那城在短時間內被神伸手攻擊、傾覆。所以猶大百姓情願被刀劍直接刺死,也不願意因為遭到強國巴比倫的侵犯,漫長時間被飢餓折磨得生不如死。因此,對當時的百姓而言,他們覺得自己的惡應該比所多瑪還大。那時的飢荒嚴重到連應當會以慈愛養育子女的母親,居然「親手烹煮自己的兒女為食物」;這荒唐的行為,都因著耶路撒冷城的陷落,缺乏食物、水源而發生。

那是因為耶和華真的憤怒到了極點嗎?其實神常不斷的給予機會,希望背逆的百姓可以遠離惡事、轉向神,但猶大人卻不願離棄他們的惡。因此,神最後「傾倒他的烈怒,用火焚燒錫安,燒燬錫安的根基。」錫安城的根基是由石頭建造而成,原是很穩固的基礎,但神竟允許敵軍巴比倫進入城內,以火完全徹底毀壞那城。

看著耶路撒冷城由榮耀之地慢慢地變成廢墟,百姓們的性命也慢慢被催毀,他們苦不堪言,希望長痛不如短痛地快快被敵國所滅,這是何等悲哀的下場,都是因為他們犯罪遠離神的結果。這原不是神選民該有的結局,但神為了讓百姓徹底覺悟,竟然不顧自己的殿被毀、同意以色列及猶大亡國,神的目的是要自己的百姓離棄罪惡、歸向祂。

在生活中,有沒有那些罪,是神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予機會悔改,但我們卻仍不願意?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需格外的儆醒,因為恩典有可能隨時停止,若我們仍想住在罪中,神公義的手會讓我們知道,祂是輕慢不得的。